工伤保险预防制度研究:目标、机制与条件 [余飞跃 著] 2011年版
- 资料名称:工伤保险预防制度研究:目标、机制与条件 [余飞跃 著] 2011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50.14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480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工伤保险预防制度研究:目标、机制与条件
作者:余飞跃 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工伤保险预防制度研究目标、机制与条件》内容简介:以工伤保险制度的三大职能之一——工伤预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伤预防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梳理,归纳了工伤预防目标的变迁、工伤预防手段的扩展,同时从劳资关系的框架内分析了工伤预防目标与手段变迁的条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工伤预防研究综述
1.4.2 国内工伤预防研究综述
1.4.3 总体评价
1.5 篇章结构
第2章 目标:从经济安全到生命安全
2.1 工伤归责的变迁
2.1.1 风险工资时期预防责任劳工自负
2.1.2 侵权赔偿时期预防责任劳雇共担
2.1.3 无过失赔偿时期预防责任雇主独担
2.2 工伤保险制度效率与工伤预防的经济安全目标
2.2.1 补偿理念的变迁
2.2.2 补偿目标的增长极限与优先权问题
2.2.3 工伤保险基金效率问题
2.2.4 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
2.3 工伤预防从经济安全目标到确保生命安全
2.3.1 职业伤害预防体系中的激励机制
2.3.2 传统立法与管制保护的“最低标准”局限
2.3.3 工伤保险激励的探索
第3章 机制:从经验费率为主到经验费率与提取预防基金相结合
3.1 工伤预防经济激励机制的变迁
3.2 经验费率的作用机制与边界
3.2.1 工伤保险下的两种费率:统一费率与经验费率
3.2.2 经验费率的作用机制
3.2.3 经验费率的边界
3.3 工伤预防基金对经验费率激励的补充
3.3.1 预防基金的作用机制
3.3.2 预防基金的作用途径分析
3.3.3 预防基金的作用边界
3.3.4 结论
第4章 条件:劳资关系从冲突到合作
4.1 以劳资关系为分析视角
4.2 劳资关系的静态视角:职业伤害预防体系中的工伤预防
4.2.1 职业伤害预防体系中的劳方与资方
4.2.2 政府风险管制的变革
4.3 劳资关系的变迁与工伤预防
4.3.1 政府放任下的职业伤害与劳资冲突
4.3.2 劳资冲突与工伤补偿
4.3.3 劳资走向合作与工伤预防
第5章 中国工伤预防模式反思
5.1 模式的历史路径:保险的福利性与预防的行政性
5.1.1 劳动保护下的保险与预防
5.1.2 工伤保险与职业伤害预防的发展历程
5.1.3 保险的福利性与预防的行政性
5.2 模式的现实成因
5.2.1 改革初期,保险社会化与职业伤害预防的失落
5.2.2 1996年之后工伤预防模式的形成
5.3 模式的目标与机制检讨
5.3.1 以基金结余为目标的不可持续性
5.3.2 经济激励机制:与风险无关联性
5.4 背景与原因分析
5.4.1 微观:参照体系的不可模仿性—德国模式的分析
5.4.2 中观:职业伤害预防体系的残缺
5.4.3 宏观:强资本、弱劳工的政治与经济环境
5.5 模式出路设计
第6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不足之处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余飞跃 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工伤保险预防制度研究目标、机制与条件》内容简介:以工伤保险制度的三大职能之一——工伤预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伤预防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梳理,归纳了工伤预防目标的变迁、工伤预防手段的扩展,同时从劳资关系的框架内分析了工伤预防目标与手段变迁的条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工伤预防研究综述
1.4.2 国内工伤预防研究综述
1.4.3 总体评价
1.5 篇章结构
第2章 目标:从经济安全到生命安全
2.1 工伤归责的变迁
2.1.1 风险工资时期预防责任劳工自负
2.1.2 侵权赔偿时期预防责任劳雇共担
2.1.3 无过失赔偿时期预防责任雇主独担
2.2 工伤保险制度效率与工伤预防的经济安全目标
2.2.1 补偿理念的变迁
2.2.2 补偿目标的增长极限与优先权问题
2.2.3 工伤保险基金效率问题
2.2.4 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
2.3 工伤预防从经济安全目标到确保生命安全
2.3.1 职业伤害预防体系中的激励机制
2.3.2 传统立法与管制保护的“最低标准”局限
2.3.3 工伤保险激励的探索
第3章 机制:从经验费率为主到经验费率与提取预防基金相结合
3.1 工伤预防经济激励机制的变迁
3.2 经验费率的作用机制与边界
3.2.1 工伤保险下的两种费率:统一费率与经验费率
3.2.2 经验费率的作用机制
3.2.3 经验费率的边界
3.3 工伤预防基金对经验费率激励的补充
3.3.1 预防基金的作用机制
3.3.2 预防基金的作用途径分析
3.3.3 预防基金的作用边界
3.3.4 结论
第4章 条件:劳资关系从冲突到合作
4.1 以劳资关系为分析视角
4.2 劳资关系的静态视角:职业伤害预防体系中的工伤预防
4.2.1 职业伤害预防体系中的劳方与资方
4.2.2 政府风险管制的变革
4.3 劳资关系的变迁与工伤预防
4.3.1 政府放任下的职业伤害与劳资冲突
4.3.2 劳资冲突与工伤补偿
4.3.3 劳资走向合作与工伤预防
第5章 中国工伤预防模式反思
5.1 模式的历史路径:保险的福利性与预防的行政性
5.1.1 劳动保护下的保险与预防
5.1.2 工伤保险与职业伤害预防的发展历程
5.1.3 保险的福利性与预防的行政性
5.2 模式的现实成因
5.2.1 改革初期,保险社会化与职业伤害预防的失落
5.2.2 1996年之后工伤预防模式的形成
5.3 模式的目标与机制检讨
5.3.1 以基金结余为目标的不可持续性
5.3.2 经济激励机制:与风险无关联性
5.4 背景与原因分析
5.4.1 微观:参照体系的不可模仿性—德国模式的分析
5.4.2 中观:职业伤害预防体系的残缺
5.4.3 宏观:强资本、弱劳工的政治与经济环境
5.5 模式出路设计
第6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不足之处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灭火剂与其标准化 杨亮,刘慧敏,马建明,庄爽 著 2015年版
- 消防监督执法操作指南常丛书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 著 2014年版
- 消防安全工作实用手册 田宏 主编 2006年版
- 建筑防灾系列丛书 漫谈建筑与风雪灾 建筑防灾系列丛书编委会 主编 2017年版
- 避险与救助全攻略丛书 公共场所事故应急救助 第2版 高卫东 主编 2016年版
- 安全生产百分百学习系列手册 安全生产检查知识学习手册 佟瑞鹏,张浩 2018年版
- 2017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教材 安全生产管理 新大纲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著 2017年版
- 幼儿安全宝典 守家小兔 自我保护 申吉 2017年版
- 城市消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闫顺玺,王晓雷,吴风华 著 2015年版
- 国民防空常识问答之四 消防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防空委员会编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