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 理化典 物理学分典 1 《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编纂 2018年版
- 资料名称:中华大典 理化典 物理学分典 1 《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编纂 2018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248.52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299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华大典 理化典 物理学分典 1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编纂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丛编项: 中华大典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物理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更无专门的从业人员。虽然战国末期即出现了“物理”一词,但它泛指万物之理,而不是现代分科意义上的物理概念。中国古代至少有三本以物理命名的书,即晋代杨泉的《物理论》、明代王宣的《物理所》以及明末清初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这三者所讨论的内容都非常广泛,远逮超出了物理学的认识范围。在古人看来,“圣人官天地,府万物,推历律,定制度,兴礼乐,以前民用,化至咸若,皆物理也”。《物理小识》卷一。因此,古人所说的物理,指各种事物的道理,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不是一个知识门类或学科概念。众所周知,近现代物理学是在欧洲文化传统中建立起来的,但在西方物理学知识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也对物理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并有一些重要的发明和发现。这些认识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先民们所面临的一些物理学问题,反映了他们的智慧及其对这类现象的探索情况。由于中国古人所说的物理与现代科学所说的物理内涵不同,古人甚至并未意识到物理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所积累的一些属于物理学的知识散存于各种典籍中,因此,当我们考查古人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历史及其取得的成就时,只能按照现代科学所界定的学科内容进行总结,即从大量古代文献中摘取属于物理学的内容。按照物理学科的知识分类,本分典下设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声学五个总部,每个总部下设若干部及分部,有些分部下又设了更具体的经目;每个经目下,根据内容不同及物理知识的特点,设论说、测量、计算、实验、形制、综述、纪事、杂录、艺文等纬目,力求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所收文献的内容特点。
目录
一
力学总部
时空部
时间分部
论说
郑玄注陆德明音义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三〇《夏官司马》
何晏集解陆德明音义邢昺疏《论语注疏》卷九《子罕》
《墨子》卷一〇《经上》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卷八《庚桑楚》
《文子》卷上《道原》
尸佼撰汪继培辑《尸子》卷下
陆佃注《鵾冠子》卷上《环流》
刘安撰高诱注《淮南子》卷一《原道训》
赵爽注甄鸾重述李淳风释《周髀算经》卷下
扬雄撰范望注《太玄经》卷七《玄摊》:
王充《论衡》卷一一《说日篇》
许慎撰徐铉增释《说文》卷一一上:
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五《子罕》
虞世南撰陈禹谟补注《北堂书钞》卷一三〇《仪饰部一》
徐坚《初学记》卷二五《器用部》
自居易原本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卷三一《刻漏》
许洞《虎钤经》卷七《漏法》
洪刍《香谱》卷下《香之事》
储泳《祛疑说》
王昭禹(周礼详解》卷二六
叶庭珪《海录碎事》卷二全(部下,刻漏门》
王逵《蠡海集,历敷类》
陆九渊《象山集》卷二二《杂着·杂说》
林希逸《庄子口义》卷七《庚桑楚》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一七《王礼考》
许明道《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
王应麟《小学纣珠》卷一《律历类》
陈敬《陈氏香谱》卷二
赵友钦撰王祎刊订《重修革象新书》卷下
滑寿《难经本义》卷上
脱脱等盒小史》卷四八全《志·天文一》
宋濂等《元史》卷四八《志·天文一》
宋濂《文宪集》卷一五《五轮沙漏铭》
王祎《王忠文集》卷一四《拟元列传二首》
陆深《俨山外集》卷一五《续停碜录上》
徐光启《新法算书》卷一《缘起一》
邢云路《古今律历考》卷四七《历法十二》
徐应秋《玉芝堂谈蕾》卷二八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占候类》
薛凤祚《历学会通》正集卷六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五《志·天文一》
姚之驷《元明事类钞》卷三〇《器用门》
……
作者:《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编纂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丛编项: 中华大典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物理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更无专门的从业人员。虽然战国末期即出现了“物理”一词,但它泛指万物之理,而不是现代分科意义上的物理概念。中国古代至少有三本以物理命名的书,即晋代杨泉的《物理论》、明代王宣的《物理所》以及明末清初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这三者所讨论的内容都非常广泛,远逮超出了物理学的认识范围。在古人看来,“圣人官天地,府万物,推历律,定制度,兴礼乐,以前民用,化至咸若,皆物理也”。《物理小识》卷一。因此,古人所说的物理,指各种事物的道理,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不是一个知识门类或学科概念。众所周知,近现代物理学是在欧洲文化传统中建立起来的,但在西方物理学知识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也对物理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并有一些重要的发明和发现。这些认识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先民们所面临的一些物理学问题,反映了他们的智慧及其对这类现象的探索情况。由于中国古人所说的物理与现代科学所说的物理内涵不同,古人甚至并未意识到物理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所积累的一些属于物理学的知识散存于各种典籍中,因此,当我们考查古人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历史及其取得的成就时,只能按照现代科学所界定的学科内容进行总结,即从大量古代文献中摘取属于物理学的内容。按照物理学科的知识分类,本分典下设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声学五个总部,每个总部下设若干部及分部,有些分部下又设了更具体的经目;每个经目下,根据内容不同及物理知识的特点,设论说、测量、计算、实验、形制、综述、纪事、杂录、艺文等纬目,力求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所收文献的内容特点。
目录
一
力学总部
时空部
时间分部
论说
郑玄注陆德明音义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三〇《夏官司马》
何晏集解陆德明音义邢昺疏《论语注疏》卷九《子罕》
《墨子》卷一〇《经上》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卷八《庚桑楚》
《文子》卷上《道原》
尸佼撰汪继培辑《尸子》卷下
陆佃注《鵾冠子》卷上《环流》
刘安撰高诱注《淮南子》卷一《原道训》
赵爽注甄鸾重述李淳风释《周髀算经》卷下
扬雄撰范望注《太玄经》卷七《玄摊》:
王充《论衡》卷一一《说日篇》
许慎撰徐铉增释《说文》卷一一上:
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五《子罕》
虞世南撰陈禹谟补注《北堂书钞》卷一三〇《仪饰部一》
徐坚《初学记》卷二五《器用部》
自居易原本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卷三一《刻漏》
许洞《虎钤经》卷七《漏法》
洪刍《香谱》卷下《香之事》
储泳《祛疑说》
王昭禹(周礼详解》卷二六
叶庭珪《海录碎事》卷二全(部下,刻漏门》
王逵《蠡海集,历敷类》
陆九渊《象山集》卷二二《杂着·杂说》
林希逸《庄子口义》卷七《庚桑楚》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天地下》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一七《王礼考》
许明道《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
王应麟《小学纣珠》卷一《律历类》
陈敬《陈氏香谱》卷二
赵友钦撰王祎刊订《重修革象新书》卷下
滑寿《难经本义》卷上
脱脱等盒小史》卷四八全《志·天文一》
宋濂等《元史》卷四八《志·天文一》
宋濂《文宪集》卷一五《五轮沙漏铭》
王祎《王忠文集》卷一四《拟元列传二首》
陆深《俨山外集》卷一五《续停碜录上》
徐光启《新法算书》卷一《缘起一》
邢云路《古今律历考》卷四七《历法十二》
徐应秋《玉芝堂谈蕾》卷二八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占候类》
薛凤祚《历学会通》正集卷六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五《志·天文一》
姚之驷《元明事类钞》卷三〇《器用门》
……
相关资料
- 红袋鼠物理千千问 光学 3 墙上的镜子 (加)克里斯·费里 著绘;那彬 译 2019年版
- 物理学中的常用数学方法 上册 王继春,陈修润 编著 1990年版
- 张永弟优化课时作业 物理 选修3-2 张永弟主编 2015年版
- 多层介质红外热辐射传输 [谈和平,易红亮 著] 2012年版
- 暑假作业 物理 八年级 沪科版 寒暑假作业编写组编 2019年版
- 单元整合与测评·物理 八年级 下 人教版 《单元整合与测评》编写组编 2016年版
- 物理演示实验 郎海涛著 2018年版
- 张永弟优化学案 物理 高三一轮复习 配RJ版 张永弟主编 2017年版
- 写给孩子的趣味物理学 (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年版
- 中学竞赛物理实训教程 李敏惠,熊天信编著 2012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