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阴火是怎样形成的 田合禄 著 2015年版
- 资料名称: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阴火是怎样形成的 田合禄 著 2015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65.06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410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阴火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田合禄 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金代名医李杲,晚号东垣老人,世人皆称其为李东垣,以“补土派”代表人物著称。田合禄所著的《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阴火是怎样形成的》独辟蹊径,从五运六气角度详解李东垣“脏气法时”理论,为研究李杲医学思想开辟了一条全新思路,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人员,以及中医理论与医学史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李东垣创作《脾胃论》的大纲
一、子脾病及心母
二、克脾肝木妄行
三、脾土病及子肺
四、脾土克肾水
第2章 仲景妙法一甲己化土
一、什么是“仲景妙法”
二、甲己土的升降浮沉
三、李东垣手足三焦说
足三焦
命门
手足三焦功能有上下之分
阴阳元气会膻中
三焦府在气冲
四、少阳三焦主百病
五、李东垣论“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横向三部六经体系
纵向三部六经体系
第3章 五运六气理论
一、脏气法时
二、气运衰旺
气运衰旺图说
天地阴阳升降
阴阳升降之理在于升清降浊
三、太极、两仪、四象
太极与太阳心系的关系
太极与阳明肺系的关系
太极与厥阴肝系的关系
太极与少阴肾系的关系
四、标本中气太极理论
五、李东垣论运气胜复
六、阴阳大纲
理论阐发
病例分析
七、治则用五运六气理论
八、用药用五运六气理论
九、五行生克
十、五运六气方域之异
第4章 人身天地阴阳两种分法
一、横膈膜上下天地阴阳分部
二、腰脐上下天地阴阳分
三、阴阳系统论
第5章 阳虚三联证
一、少阳三焦相火衰则脾胃虚弱
脾胃虚
土虚金弱
营卫病
湿下流髋关节
脾病腹诊部位——腹脑
太极腹脑经脉
二、心火旺
心火旺(左寸脉大)
心火走血脉(血病、脉病)
心火上炎
心火外散
心火克肺系(两寸脉大)
心火乘于脾胃(右关脉大)——热中
丹田冲脉伏火
心火旺能令母实,子实肝母——火木妄行
阴火上冲
三、湿气下流于肾
水湿聚肾
囝寒湿侮土
寒湿实肺系
母子肾肝妄行
四、阳虚三联证的治疗原则及方剂
治疗三联证的原则
治疗三联证的方剂
五、阴火是怎样形成的
心火、君火与相火
阴火与阳火
三焦与心包络
君火与相火的生理病理不同
阴火的形成
皆是血病
六、应该怎样扶阳
阳气的作用
人体阳气之源在哪里
少阳三焦相火衰弱导致
阳虚的后果是什么
应该怎样扶阳
阳虚辨证
扶阳方法与方药
第6章 针灸
一、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
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二、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
胃虚则俱病论
三、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四、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五、三焦元气衰旺
第7章 李东垣医案解析
一、李东垣病案
二、白文举病案
三、范天竦妻病案
四、贫士病案
第8章 制方用药
一、五行生克制方
二、方药的用量多少
三、养生
脾胃将理法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摄养
远欲
省言箴
四、风湿疾病
五、服药方法及禁忌
第9章 东垣本草
第10章 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一、从发生学论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先天之本——心
后天之本——肺、脾
《伤寒论》治病二统
二、田氏“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纵向三部六经
横向三部六经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李东垣论“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作者:田合禄 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金代名医李杲,晚号东垣老人,世人皆称其为李东垣,以“补土派”代表人物著称。田合禄所著的《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阴火是怎样形成的》独辟蹊径,从五运六气角度详解李东垣“脏气法时”理论,为研究李杲医学思想开辟了一条全新思路,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人员,以及中医理论与医学史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李东垣创作《脾胃论》的大纲
一、子脾病及心母
二、克脾肝木妄行
三、脾土病及子肺
四、脾土克肾水
第2章 仲景妙法一甲己化土
一、什么是“仲景妙法”
二、甲己土的升降浮沉
三、李东垣手足三焦说
足三焦
命门
手足三焦功能有上下之分
阴阳元气会膻中
三焦府在气冲
四、少阳三焦主百病
五、李东垣论“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横向三部六经体系
纵向三部六经体系
第3章 五运六气理论
一、脏气法时
二、气运衰旺
气运衰旺图说
天地阴阳升降
阴阳升降之理在于升清降浊
三、太极、两仪、四象
太极与太阳心系的关系
太极与阳明肺系的关系
太极与厥阴肝系的关系
太极与少阴肾系的关系
四、标本中气太极理论
五、李东垣论运气胜复
六、阴阳大纲
理论阐发
病例分析
七、治则用五运六气理论
八、用药用五运六气理论
九、五行生克
十、五运六气方域之异
第4章 人身天地阴阳两种分法
一、横膈膜上下天地阴阳分部
二、腰脐上下天地阴阳分
三、阴阳系统论
第5章 阳虚三联证
一、少阳三焦相火衰则脾胃虚弱
脾胃虚
土虚金弱
营卫病
湿下流髋关节
脾病腹诊部位——腹脑
太极腹脑经脉
二、心火旺
心火旺(左寸脉大)
心火走血脉(血病、脉病)
心火上炎
心火外散
心火克肺系(两寸脉大)
心火乘于脾胃(右关脉大)——热中
丹田冲脉伏火
心火旺能令母实,子实肝母——火木妄行
阴火上冲
三、湿气下流于肾
水湿聚肾
囝寒湿侮土
寒湿实肺系
母子肾肝妄行
四、阳虚三联证的治疗原则及方剂
治疗三联证的原则
治疗三联证的方剂
五、阴火是怎样形成的
心火、君火与相火
阴火与阳火
三焦与心包络
君火与相火的生理病理不同
阴火的形成
皆是血病
六、应该怎样扶阳
阳气的作用
人体阳气之源在哪里
少阳三焦相火衰弱导致
阳虚的后果是什么
应该怎样扶阳
阳虚辨证
扶阳方法与方药
第6章 针灸
一、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
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二、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
胃虚则俱病论
三、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四、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五、三焦元气衰旺
第7章 李东垣医案解析
一、李东垣病案
二、白文举病案
三、范天竦妻病案
四、贫士病案
第8章 制方用药
一、五行生克制方
二、方药的用量多少
三、养生
脾胃将理法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摄养
远欲
省言箴
四、风湿疾病
五、服药方法及禁忌
第9章 东垣本草
第10章 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一、从发生学论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先天之本——心
后天之本——肺、脾
《伤寒论》治病二统
二、田氏“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纵向三部六经
横向三部六经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李东垣论“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相关资料
- 基础护理技术 熊爱姣 主编 2008年版
- 中医基础课程笔记图解:中药学笔记图解 唐志书,李敏 主编 2010年版
- 移动数字医院研究 王修来,曹阳 主编 2016年版
- 现代医院管理丛书 医院会计管理 徐元元 主编 2015年版
- 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面向患者,答疑解惑 第二版 张石革 主编 2008年版
- 临床医学研究 五官科学 田乔月,黄玉婷 编著 2010年版
- 基层卫生人员中等医学学历教育系列丛书 儿科学与儿科保健 谢露 主编 2010年版
- 实作诊断与治疗 刘国青 主编 2016年版
- 图说”健康惠民“科普丛书 鼻咽癌防治 朱小东,李龄,曲颂,赵伟 2017年版
- 肿瘤转移 生物学基础与治疗 (美)莱登 著 2015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