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
- 资料名称: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67.9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简体中文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
作者: 王刚,蒋宇静,李为腾 等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是岩土工程相关领域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基于岩体力学试验,建立了弱胶结软岩的本构模型及峰后强度演化方程;从锚杆锚固效应入手,建立了隧洞围岩锚固效应量化分析模型;建立了软岩隧洞围岩—锚杆耦合流变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解析;开发了新型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建立了锚杆—围岩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锚固效应对参数的响应分析;研究了单一锚网索支护体系失效机理,提出锚网索—混凝土拱架双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设计研发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探讨了松散破碎围岩注浆加固强度增长规律,揭示了富水破碎带围岩注浆加固机理,开发了注浆加固技术。综上,《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系统研究了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学科研究内容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可供从事岩土工程、矿山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工程等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弱胶结软岩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1.2.1 弱胶结软岩应变软化行为
1.2.2 弱胶结软岩强度参数损伤演化
1.3 锚固支护技术研究综述
1.3.1 锚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3.2 软岩巷道围岩锚杆锚固效应
1.3.3 锚固工程的长期有效性
1.3.4 锚杆(索)围岩流变问题
1.3.5 锚固支护流变机理
1.3.6 大变形锚杆支护技术
1.4 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综述
1.4.1 高应力软岩巷道高强支护
1.4.2 U形钢支架支护
1.4.3 约束混凝土拱架支护
1.4.4 让压支护
1.5 软岩隧洞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综述
1.5.1 注浆加固方法概述
1.5.2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1.5.3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1.6 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弱胶结软岩物理力学性质与理论模型
2.1 弱胶结软岩基本物理性质
2.1.1 弱胶结软岩含水率
2.1.2 弱胶结自然吸水性
2.2 弱胶结软岩基本力学性质
2.2.1 弱胶结软岩及煤样破坏特征分析
2.2.2 弱胶结软岩的三向压缩损伤行为
2.3 弱胶结软岩的损伤本构关系
2.3.1 损伤变量
2.3.2 泥岩的损伤本构关系
2.3.3 本构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2.3.4 泥岩的损伤行为与围压的关系
2.4 考虑刚度劣化的弱胶结软岩强度衰减规律
2.4.1 弱胶结泥岩的刚度劣化分析模型
2.4.2 泥岩峰后强度参数衰减演化方程
2.4.3 泥岩峰后强度演化规律分析
2.4.4 峰后强度演化模型验证
参考文献
第3章 隧洞围岩锚固效应量化分析模型
3.1 隧洞开挖过程中的渐进性及约束特性
3.2 隧洞围岩锚固效应的量化分析
3.2.1 轴对称巷道锚固分析模型
3.2.2 锚固效应的量化分析模型
3.3 锚杆对隧洞围岩的加固效应分析
3.3.1 锚杆对围岩力学响应的影响
3.3.2 锚杆轴力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3.3.3 锚杆锚固效应的量化指标分析
3.3.4 锚杆支护对围岩塑性区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软岩隧洞围岩一锚杆耦合流变理论模型
4.1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流变模型
4.1.1 端锚型锚杆概述
4.1.2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4.1.3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的弹性力学解
4.1.4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的黏弹性解
4.2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解析解算例分析
4.2.1 M-M模型,K-K模型与KM模型的特性分析
4.2.2 M-M模型、k-K模型与KM模型的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软岩隧洞围岩一大变形锚杆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
5.1 新型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及其实验研究
5.1.1 大变形锚杆简介
5.1.2 冷拔式高强大变形锚杆及其作用机理
5.1.3 冷拔式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的静力拉拔实验
5.1.4 拉压耦合高强大变形锚杆及其作用机理
5.2 高强大变形锚杆一围岩耦合模型研究
5.2.1 模型建立基础条件
5.2.2 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模型
5.2.3 加锚岩体的受力及变形特性
5.2.4 方程的数值解
5.2.5 模型应用及数值验证
5.3 高强大变形锚杆锚固效应的参数分析
5.3.1 基本模型的建立
5.3.2 锚固效应的参数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
6.1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一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
6.1.1 高应力巷道破坏机理
6.1.2 耦合支护的含义
6.1.3 耦合支护的基本特征
6.1.4 耦合支护效应
6.2 高应力软岩巷道单一锚网索支护体系失效机理分析
6.2.1 锚网索支护的局限性
6.2.2 高刚、高强度支护的必要性
6.2.3 高强、完整、让压支护理念
6.3 高应力软岩巷道锚网索一混凝土拱架双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
6.3.1 背景分析
6.3.2 支护理念及支护体系构成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设计研究
7.1 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计算理论
7.1.1 符号说明
7.1.2 拱架计算模型
7.1.3 拱架强度承载力分析
7.1.4 拱架整体稳定性分析
7.2 约束混凝土拱架基本构件力学性能试验
7.2.1 UCC短柱轴压试验
7.2.2 sQCC短柱轴压试验
7.3 约束混凝土拱架承载特性试验
7.3.1 地下工程约束混凝土拱架1:1大型试验系统
7.3.2 试验方案
7.3.3 试验结果分析
7.3.4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8章 富水破碎带隧洞围岩注浆加固理论与技术
8.1 富水破碎带隧洞围岩工程地质模型
8.1.1 典型隧道水害特征及注浆治理关键技术
8.1.2 富水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工程地质模型
8.2 破碎带岩体注浆加固机理
8.2.1 破碎岩体注浆加固试验装置及试验设计
8.2.2 注浆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8.2.3 注浆加固体单轴压缩试验特征研究
8.2.4 浆一岩界面剪切强度特征研究
8.2.5 注浆加固体扫描电镜分析
8.2.6 破碎岩体注浆加固机理
8.3 复合控制注浆加固技术
8.3.1 复合控制注浆加固原理
8.3.2 复合控制注浆设计方法
8.3.3 突水突泥注浆处治原则及技术要求
8.3.4 复合控制注浆加固方案及实施
8.3.5 复合控制注浆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作者: 王刚,蒋宇静,李为腾 等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是岩土工程相关领域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围绕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基于岩体力学试验,建立了弱胶结软岩的本构模型及峰后强度演化方程;从锚杆锚固效应入手,建立了隧洞围岩锚固效应量化分析模型;建立了软岩隧洞围岩—锚杆耦合流变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解析;开发了新型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建立了锚杆—围岩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锚固效应对参数的响应分析;研究了单一锚网索支护体系失效机理,提出锚网索—混凝土拱架双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设计研发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探讨了松散破碎围岩注浆加固强度增长规律,揭示了富水破碎带围岩注浆加固机理,开发了注浆加固技术。综上,《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系统研究了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学科研究内容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弱胶结软岩大变形破坏控制理论与技术》可供从事岩土工程、矿山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工程等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弱胶结软岩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1.2.1 弱胶结软岩应变软化行为
1.2.2 弱胶结软岩强度参数损伤演化
1.3 锚固支护技术研究综述
1.3.1 锚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3.2 软岩巷道围岩锚杆锚固效应
1.3.3 锚固工程的长期有效性
1.3.4 锚杆(索)围岩流变问题
1.3.5 锚固支护流变机理
1.3.6 大变形锚杆支护技术
1.4 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综述
1.4.1 高应力软岩巷道高强支护
1.4.2 U形钢支架支护
1.4.3 约束混凝土拱架支护
1.4.4 让压支护
1.5 软岩隧洞注浆加固技术研究综述
1.5.1 注浆加固方法概述
1.5.2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1.5.3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1.6 本书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弱胶结软岩物理力学性质与理论模型
2.1 弱胶结软岩基本物理性质
2.1.1 弱胶结软岩含水率
2.1.2 弱胶结自然吸水性
2.2 弱胶结软岩基本力学性质
2.2.1 弱胶结软岩及煤样破坏特征分析
2.2.2 弱胶结软岩的三向压缩损伤行为
2.3 弱胶结软岩的损伤本构关系
2.3.1 损伤变量
2.3.2 泥岩的损伤本构关系
2.3.3 本构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2.3.4 泥岩的损伤行为与围压的关系
2.4 考虑刚度劣化的弱胶结软岩强度衰减规律
2.4.1 弱胶结泥岩的刚度劣化分析模型
2.4.2 泥岩峰后强度参数衰减演化方程
2.4.3 泥岩峰后强度演化规律分析
2.4.4 峰后强度演化模型验证
参考文献
第3章 隧洞围岩锚固效应量化分析模型
3.1 隧洞开挖过程中的渐进性及约束特性
3.2 隧洞围岩锚固效应的量化分析
3.2.1 轴对称巷道锚固分析模型
3.2.2 锚固效应的量化分析模型
3.3 锚杆对隧洞围岩的加固效应分析
3.3.1 锚杆对围岩力学响应的影响
3.3.2 锚杆轴力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3.3.3 锚杆锚固效应的量化指标分析
3.3.4 锚杆支护对围岩塑性区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软岩隧洞围岩一锚杆耦合流变理论模型
4.1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流变模型
4.1.1 端锚型锚杆概述
4.1.2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4.1.3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的弹性力学解
4.1.4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的黏弹性解
4.2 端锚型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解析解算例分析
4.2.1 M-M模型,K-K模型与KM模型的特性分析
4.2.2 M-M模型、k-K模型与KM模型的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软岩隧洞围岩一大变形锚杆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
5.1 新型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及其实验研究
5.1.1 大变形锚杆简介
5.1.2 冷拔式高强大变形锚杆及其作用机理
5.1.3 冷拔式高强恒阻大变形锚杆的静力拉拔实验
5.1.4 拉压耦合高强大变形锚杆及其作用机理
5.2 高强大变形锚杆一围岩耦合模型研究
5.2.1 模型建立基础条件
5.2.2 锚杆一围岩相互作用模型
5.2.3 加锚岩体的受力及变形特性
5.2.4 方程的数值解
5.2.5 模型应用及数值验证
5.3 高强大变形锚杆锚固效应的参数分析
5.3.1 基本模型的建立
5.3.2 锚固效应的参数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
6.1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一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
6.1.1 高应力巷道破坏机理
6.1.2 耦合支护的含义
6.1.3 耦合支护的基本特征
6.1.4 耦合支护效应
6.2 高应力软岩巷道单一锚网索支护体系失效机理分析
6.2.1 锚网索支护的局限性
6.2.2 高刚、高强度支护的必要性
6.2.3 高强、完整、让压支护理念
6.3 高应力软岩巷道锚网索一混凝土拱架双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
6.3.1 背景分析
6.3.2 支护理念及支护体系构成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应力软岩巷道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设计研究
7.1 定量让压约束混凝土拱架计算理论
7.1.1 符号说明
7.1.2 拱架计算模型
7.1.3 拱架强度承载力分析
7.1.4 拱架整体稳定性分析
7.2 约束混凝土拱架基本构件力学性能试验
7.2.1 UCC短柱轴压试验
7.2.2 sQCC短柱轴压试验
7.3 约束混凝土拱架承载特性试验
7.3.1 地下工程约束混凝土拱架1:1大型试验系统
7.3.2 试验方案
7.3.3 试验结果分析
7.3.4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8章 富水破碎带隧洞围岩注浆加固理论与技术
8.1 富水破碎带隧洞围岩工程地质模型
8.1.1 典型隧道水害特征及注浆治理关键技术
8.1.2 富水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工程地质模型
8.2 破碎带岩体注浆加固机理
8.2.1 破碎岩体注浆加固试验装置及试验设计
8.2.2 注浆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8.2.3 注浆加固体单轴压缩试验特征研究
8.2.4 浆一岩界面剪切强度特征研究
8.2.5 注浆加固体扫描电镜分析
8.2.6 破碎岩体注浆加固机理
8.3 复合控制注浆加固技术
8.3.1 复合控制注浆加固原理
8.3.2 复合控制注浆设计方法
8.3.3 突水突泥注浆处治原则及技术要求
8.3.4 复合控制注浆加固方案及实施
8.3.5 复合控制注浆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 [彭祚全,黄剑锋 编著] 2012年版
-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 2016-2030年 高峰,蔡德水,李树志主编 2018年版
- 阳泉小煤矿土机械化经验介绍 山西省煤矿管理局地方煤矿局编 1958年版
- 峰峰羊渠河水力采煤斜井开拓经验 峰峰煤矿基本建设局 第三建井工程处编 1959年版
- 中国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图集 长株潭城市群地质资源环境图集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编著 彭轲,徐定芳主编 2018年版
- 采煤塌陷区土地整理研究 张文新,张华,梁进社,黄大全,戴特奇著 2012年版
- 鄂尔多斯盆地煤系矿产赋存规律与资源评价 曹代勇,魏迎春等著 2019年版
- 第十一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 中国煤炭学会编 2018年版
- 神奇的煤炭 王树民,徐会军,康淑云等编著 2018年版
- 新编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煤矿地质 李洪军,陶勇主编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