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煤气化新技术与原理
- 资料名称: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煤气化新技术与原理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64.49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简体中文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121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煤气化新技术与原理
作者:郭占成,公旭中 著
出版时间:2014年
丛编项: 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煤气化新技术与原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煤焦化过程的基础科学问题,为后续的煤气返回脱硫脱硝过程、共气化过程、催化燃烧过程提供必要基础知识。第二章,重点介绍煤焦化和燃烧过程中返回还原性气体,实现焦炭脱硫、烟气脱硝的过程,提出了焦化和燃烧过程中原位固体脱硫、气体脱硝技术。第三章,重点介绍了煤与天然气/焦炉煤气共气化的技术基础,提出了利用小高炉作为共气化反应器的构想,并进行了共气化原理分析。第四章,重点介绍了煤与重质油共气化的可行性、热态模拟及动力学,并阐述了煤与重质油共气化参数对合成气生成规律的影响。第五章,重点介绍了催化强化粉煤燃烧过程,及两相流反应器内煤粉燃烧动力学。
目录
《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序前言第1章 煤焦化技术基础.1.1均匀温度分布条件下煤/半焦的膨胀与收缩.1.1.1均匀温度分布下焦化过程模拟1.1.2煤的形态对体积膨胀与收缩特性的影响1.1.3煤的形态对热解开始温度的影响1.1.4挥发分含量对体积膨胀收缩率的影响1.1.5最大体积膨胀率、收缩率与密度、粒度的关系1.16煤的形态对焦化后期焦炭结构与形貌的影响1.1.7煤的形态影响膨胀与收缩特性的讨论1.2梯度温度分布条件下煤/半焦的膨胀与收缩1.2.1梯度温度分布下焦化过程模拟1.2.2升温速率、堆密度对煤料柱梯度温度的影响1.2.3焦化时间对煤料柱径向收缩率的影响1.2.4煤料柱径向收缩值与中心温度的关系1.2.5煤料柱径向收缩值与梯度温度的关系1.3焦化过程半焦孔隙结构演变规律1.3.1半焦制备与表征1.3.2半焦孔隙率变化规律1.3.3比表面积变化规律1.3.4累积孔体积变化规律1.3.5孔径分布变化规律1.3.6半焦的表面结构1.4半焦/焦炭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1.4.1孔结构分形特征模型的建立1.4.2半焦孔隙体积分形维数的确定1.4.3半焦孔隙体积分形维数随焦化温度的变化1.4.4半焦孔隙体积分形维数随径向位置的变化1.4.5气体流动过程中的半焦/焦炭介质透气性1.5煤催化热解半焦结构演变规律1.5.1无烟煤催化热解过程TGFTIR分析1.5.2无烟煤催化热解半焦孔与表面结构1.5.3无烟煤催化热解半焦化学结构1.5.4煤催化热解动力学1.5.5不同煤种的催化热解反应性参考文献
第2章 还原性气体返回脱硫脱硝技术2.1焦炭中硫存在形式与空间分布2.1.1焦化过程模拟2.1.2焦炭中各种形态硫的空间分布2.1.3焦炭中硫的XPS分析2.1.4结焦室宽度对焦炭硫含量的影响2.2焦化过程部分焦炉煤气返回脱硫2.2.1焦化过程部分煤气返回焦炭脱硫2.2.2焦化过程还原气返回脱硫规律2.2.3高硫煤焦化过程还原气返回脱硫2.2.4炼焦用混合煤脱硫规律2.2.5焦化过程煤气返回的脱硫机理2.2.6焦化过程返回煤气参数优化2.2.7焦炉内气体分布数值模拟2.3焦炉煤气焦化过程返回脱硫甲烷裂解作用2.3.1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2.3.2焦化过程返回甲烷2.3.3焦炭性能的演变规律2.3.4焦炭结构的演变规律2.3.5气体返回和甲烷裂解对炉温及工艺过程的影响2.4热解气还原脱除烟气中NO22.4.1热解气还原烟气脱硝模拟2.4.2还原气氛下热解气组分还原NO均相反应2.4.3氧化气氛下热解气组分还原NO2均相反应2.4.4金属氧化物对热解气组分还原NO的催化作用2.4.5烧结矿对NO2脱除反应的作用规律2.5解耦燃烧与烟气返回脱硝2.5.1实验原料、装置与方法……第3章 煤与天然气/焦炉煤气共气化技术第4章 煤与重质油共气化技术第5章 煤催化燃烧节能减排技术参考文献
作者:郭占成,公旭中 著
出版时间:2014年
丛编项: 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煤气化新技术与原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煤焦化过程的基础科学问题,为后续的煤气返回脱硫脱硝过程、共气化过程、催化燃烧过程提供必要基础知识。第二章,重点介绍煤焦化和燃烧过程中返回还原性气体,实现焦炭脱硫、烟气脱硝的过程,提出了焦化和燃烧过程中原位固体脱硫、气体脱硝技术。第三章,重点介绍了煤与天然气/焦炉煤气共气化的技术基础,提出了利用小高炉作为共气化反应器的构想,并进行了共气化原理分析。第四章,重点介绍了煤与重质油共气化的可行性、热态模拟及动力学,并阐述了煤与重质油共气化参数对合成气生成规律的影响。第五章,重点介绍了催化强化粉煤燃烧过程,及两相流反应器内煤粉燃烧动力学。
目录
《钢铁冶金新技术丛书》序前言第1章 煤焦化技术基础.1.1均匀温度分布条件下煤/半焦的膨胀与收缩.1.1.1均匀温度分布下焦化过程模拟1.1.2煤的形态对体积膨胀与收缩特性的影响1.1.3煤的形态对热解开始温度的影响1.1.4挥发分含量对体积膨胀收缩率的影响1.1.5最大体积膨胀率、收缩率与密度、粒度的关系1.16煤的形态对焦化后期焦炭结构与形貌的影响1.1.7煤的形态影响膨胀与收缩特性的讨论1.2梯度温度分布条件下煤/半焦的膨胀与收缩1.2.1梯度温度分布下焦化过程模拟1.2.2升温速率、堆密度对煤料柱梯度温度的影响1.2.3焦化时间对煤料柱径向收缩率的影响1.2.4煤料柱径向收缩值与中心温度的关系1.2.5煤料柱径向收缩值与梯度温度的关系1.3焦化过程半焦孔隙结构演变规律1.3.1半焦制备与表征1.3.2半焦孔隙率变化规律1.3.3比表面积变化规律1.3.4累积孔体积变化规律1.3.5孔径分布变化规律1.3.6半焦的表面结构1.4半焦/焦炭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1.4.1孔结构分形特征模型的建立1.4.2半焦孔隙体积分形维数的确定1.4.3半焦孔隙体积分形维数随焦化温度的变化1.4.4半焦孔隙体积分形维数随径向位置的变化1.4.5气体流动过程中的半焦/焦炭介质透气性1.5煤催化热解半焦结构演变规律1.5.1无烟煤催化热解过程TGFTIR分析1.5.2无烟煤催化热解半焦孔与表面结构1.5.3无烟煤催化热解半焦化学结构1.5.4煤催化热解动力学1.5.5不同煤种的催化热解反应性参考文献
第2章 还原性气体返回脱硫脱硝技术2.1焦炭中硫存在形式与空间分布2.1.1焦化过程模拟2.1.2焦炭中各种形态硫的空间分布2.1.3焦炭中硫的XPS分析2.1.4结焦室宽度对焦炭硫含量的影响2.2焦化过程部分焦炉煤气返回脱硫2.2.1焦化过程部分煤气返回焦炭脱硫2.2.2焦化过程还原气返回脱硫规律2.2.3高硫煤焦化过程还原气返回脱硫2.2.4炼焦用混合煤脱硫规律2.2.5焦化过程煤气返回的脱硫机理2.2.6焦化过程返回煤气参数优化2.2.7焦炉内气体分布数值模拟2.3焦炉煤气焦化过程返回脱硫甲烷裂解作用2.3.1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2.3.2焦化过程返回甲烷2.3.3焦炭性能的演变规律2.3.4焦炭结构的演变规律2.3.5气体返回和甲烷裂解对炉温及工艺过程的影响2.4热解气还原脱除烟气中NO22.4.1热解气还原烟气脱硝模拟2.4.2还原气氛下热解气组分还原NO均相反应2.4.3氧化气氛下热解气组分还原NO2均相反应2.4.4金属氧化物对热解气组分还原NO的催化作用2.4.5烧结矿对NO2脱除反应的作用规律2.5解耦燃烧与烟气返回脱硝2.5.1实验原料、装置与方法……第3章 煤与天然气/焦炉煤气共气化技术第4章 煤与重质油共气化技术第5章 煤催化燃烧节能减排技术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空巷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 王成,王俊杰,熊祖强著 2018年版
- 低阶煤微生物转化 陶秀祥 著 2013年版
- 西南地区地层总结 三迭系 饶荣标,地质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编 1980年版
- 矿井的照明及安全灯检验法 抚顺煤炭科学研究院编 1959年版
- 中国稀土科学与技术丛书 稀土采选与环境保护 杨占峰,马莹,王彦 编著 2018年版
- 地方煤矿特殊技术工种培训教材之四 安全用电 张焕月编
- 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7年版
- 乡镇煤矿安全生产资料汇编 2007年版
- ZW-103A瓦斯涌出初速度仪使用说明书 焦作工学院瓦斯地质研究所编
- 煤与瓦斯突出点预测方法及其仪表工业性试验综述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