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电子元器件非线性动力学 李高峰,杨志安著 2019年版
- 资料名称:MEMS电子元器件非线性动力学 李高峰,杨志安著 2019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39.69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284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MEMS电子元器件非线性动力学
作者:李高峰,杨志安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应用于MEMS系统,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是作者研究课题和出版本书的初衷所在。作者结合多年研究成果,以阐述电子元器件的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主,从非线性电路入手,在非线性电容RLC串联电路的非线性动力学、RLC电路与弹簧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RLC电路与微梁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介绍了MEMS动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本书可作为机械及电子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非线性动力学
1.2 机电耦联动力学
1.3 MEMS非线性动力学
1.4 电子元器件的非线性动力学
第2章 非线性电路
2.1 非线性电阻电路
2.2 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感电路
2.3 非线性电路的方程
2.3.1 一阶非线性电路
2.3.2 二阶非线性电路的状态平面
2.3.3 非线性振荡电路
2.3.4 非线性机电回路方程
第3章 非线性电容犚犔犆串联电路的动力学
3.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动力学
3.1.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等效模型
3.1.2 分叉混沌共振分析
3.1.3 分岔曲线拓扑结构
3.1.4 复杂运动分析
3.2 RLC串联电路的主共振
3.2.1 RLC串联电路的振动方程
3.2.2 主共振理论分析
3.2.3 主共振数值分析
3.2.4 Simulink仿真分析
3.3 RLC串联电路的超谐共振
3.3.1 2次超谐共振
3.3.2 3次超谐共振
3.4 RLC串联电路的亚谐共振
3.4.1 1/2次亚谐共振
3.4.2 1/3次亚谐共振
第4章 犚犔犆电路与弹簧耦合动力学
4.1 线性电感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电路
4.2 非线性电感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学
4.2.1 数学模型
4.2.2 主共振的动力学
4.3 非线性电感双自由度系统动力学
第5章 犚犔犆串联电路与微梁耦合动力学
5.1 RLC电路与微梁耦合系统
5.1.1 受简谐激励的斜梁的动力学
5.1.2 RLC电路与微梁耦合系统数学模型
5.2 RLC电路与微梁系统的主共振
5.2.1 主共振理论分析
5.2.2 动力学分析
5.2.3 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RLC电路与微梁系统的1/3次亚谐共振
5.3.1 动力学分析
5.3.2 仿真模型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李高峰,杨志安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应用于MEMS系统,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是作者研究课题和出版本书的初衷所在。作者结合多年研究成果,以阐述电子元器件的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主,从非线性电路入手,在非线性电容RLC串联电路的非线性动力学、RLC电路与弹簧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RLC电路与微梁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介绍了MEMS动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本书可作为机械及电子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非线性动力学
1.2 机电耦联动力学
1.3 MEMS非线性动力学
1.4 电子元器件的非线性动力学
第2章 非线性电路
2.1 非线性电阻电路
2.2 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感电路
2.3 非线性电路的方程
2.3.1 一阶非线性电路
2.3.2 二阶非线性电路的状态平面
2.3.3 非线性振荡电路
2.3.4 非线性机电回路方程
第3章 非线性电容犚犔犆串联电路的动力学
3.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动力学
3.1.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等效模型
3.1.2 分叉混沌共振分析
3.1.3 分岔曲线拓扑结构
3.1.4 复杂运动分析
3.2 RLC串联电路的主共振
3.2.1 RLC串联电路的振动方程
3.2.2 主共振理论分析
3.2.3 主共振数值分析
3.2.4 Simulink仿真分析
3.3 RLC串联电路的超谐共振
3.3.1 2次超谐共振
3.3.2 3次超谐共振
3.4 RLC串联电路的亚谐共振
3.4.1 1/2次亚谐共振
3.4.2 1/3次亚谐共振
第4章 犚犔犆电路与弹簧耦合动力学
4.1 线性电感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电路
4.2 非线性电感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学
4.2.1 数学模型
4.2.2 主共振的动力学
4.3 非线性电感双自由度系统动力学
第5章 犚犔犆串联电路与微梁耦合动力学
5.1 RLC电路与微梁耦合系统
5.1.1 受简谐激励的斜梁的动力学
5.1.2 RLC电路与微梁耦合系统数学模型
5.2 RLC电路与微梁系统的主共振
5.2.1 主共振理论分析
5.2.2 动力学分析
5.2.3 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RLC电路与微梁系统的1/3次亚谐共振
5.3.1 动力学分析
5.3.2 仿真模型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高频磁性器件 [(英)卡齐梅尔恰克 著,钟智勇 等译] 2012年版
- 多槽口旋转阀连续逆流离子交换和色谱分离系统 郝彤 著 2017年版
- 从零开始学电子电路设计 刘炳海主编;赵显童,董忠副主编 2019年版
- 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规划教材 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 卢官明 唐贵进 崔子冠编著
- 多天线环境下的无线协作通信技术 冯振杰 著 2016年版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 OLED产业专利分析报告 文尚胜 主编 2015年版
- 新型集成电路实用数据精解速查手册 新型数码产品集成电路速查手册 韩雪涛 主编 2014年版
- 空间信息网络协同传输与资源管理 匡麟玲,靳瑾,姜春晓,吴胜,陆建华,于全 2019年版
- 硅平面晶体管产品目录 浙江桐庐晶体管厂编 1981年版
- 电子装配实践教程 欧阳知建 吉兵 李旭平 2006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