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 王颖,丁建东主编 2018年版
- 资料名称: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 王颖,丁建东主编 2018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51.95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51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
作者:王颖,丁建东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海洋渔文化肇始于远古时期,是以海岸采贝和近浅海捕捞等方式猎取海生食品的海洋渔猎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种渔猎活动发展为有规模的渔业捕捞和养殖业,并形成了相对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和产业发展。渔民、渔业以及渔业活动得以展开的渔场和渔民生活的海岛渔村,构成了蕴意丰富、形态多样的中国海洋渔文化系统,廓开了生动丰富、立体多元的中国渔文化的灿烂画卷。 /n 中国海洋渔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文明史一脉相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象山海洋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先民以海为生的印痕、原生的文化俯拾即是,有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汛、渔灯、渔歌、渔曲、渔鼓……这些原有的文化元素许多是象山独有的,充满了浓浓的象山味。 /n《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一书以中国海洋渔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演变、基本特点到物质载体、文化形态等全面且深入的探讨,此外本书还详述了象山渔文化研究的探索性实践,为我国海洋渔文化发展、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普及中国海洋文化知识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海洋文化方面的一本较好读物。 /n
目录
第一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特点
/n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早期形态 003
/n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蓬勃发展 011
/n
第三节 明清海洋渔文化的繁荣和民国时期的衰落 017
/n
第四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基本特点 025
/n
第二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主体和载体
/n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海洋渔业 030
/n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主体:渔民 038
/n
第三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载体:海洋渔村 043
/n
第四节 中国传统渔业、渔民和渔村文化的当下转型 050
/n
第三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
/n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 058
/n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064
/n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海洋渔文化项目 073
/n
第四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区域文化形态
/n
第一节 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82
/n
第二节 东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89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8 2018/8/17 16:08:25
/n
第三节 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97
/n
第四节 东海、南海渔文化交汇处的福建海域渔文化 102
/n
第五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与象山的探索性实践
/n
第一节 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 111
/n
第二节 海洋渔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117
/n
第三节 象山海洋渔文化保护传承的探索性实践 123
/n
第六章
/n
渔港渔船:象山渔文化的历史传承
/n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的历史发展 136
/n
第二节 象山的历史渔港 143
/n
第三节 象山的历史渔村 148
/n
第四节 象山的海错诗 156
/n
第七章
/n
开渔大典:象山渔文化的创新实践
/n
第一节 象山渔区祭祀的历史传统 164
/n
第二节 开渔节的“中国”定位 173
/n
第三节 开渔节的探索实践 178
/n
第四节 开渔节的特色和深远影响 182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9 2018/8/17 16:08:33
/n
第八章
/n
生态保护:象山渔文化的时代担当
/n
第一节 时代之问:渔业生态何处去 190
/n
第二节 舍我其谁:海洋渔业生态区的筹划和实践 196
/n
第三节 仙居之岸:百里黄金海岸 203
/n
第四节 从海洋渔文化生态到美丽象山生态 208
/n
第九章
/n
因渔而海:象山海洋文化的全域视野
/n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214
/n
第二节 从渔文化到象山县域文化构建 220
/n
第三节 从象山县域文化到中国海洋文化 223
/n
第四节 象山渔文化建设的国际视野 233
/n
第十章
/n
亲近体验:象山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n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40
/n
第二节 象山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方面价值 245
/n
第三节 象山非物质性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52
/n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一种可贵的探索实践 259
/n
后记 265
/n
作者:王颖,丁建东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海洋渔文化肇始于远古时期,是以海岸采贝和近浅海捕捞等方式猎取海生食品的海洋渔猎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种渔猎活动发展为有规模的渔业捕捞和养殖业,并形成了相对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和产业发展。渔民、渔业以及渔业活动得以展开的渔场和渔民生活的海岛渔村,构成了蕴意丰富、形态多样的中国海洋渔文化系统,廓开了生动丰富、立体多元的中国渔文化的灿烂画卷。 /n 中国海洋渔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文明史一脉相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象山海洋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先民以海为生的印痕、原生的文化俯拾即是,有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汛、渔灯、渔歌、渔曲、渔鼓……这些原有的文化元素许多是象山独有的,充满了浓浓的象山味。 /n《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一书以中国海洋渔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演变、基本特点到物质载体、文化形态等全面且深入的探讨,此外本书还详述了象山渔文化研究的探索性实践,为我国海洋渔文化发展、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普及中国海洋文化知识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海洋文化方面的一本较好读物。 /n
目录
第一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特点
/n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早期形态 003
/n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蓬勃发展 011
/n
第三节 明清海洋渔文化的繁荣和民国时期的衰落 017
/n
第四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基本特点 025
/n
第二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主体和载体
/n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母体:海洋渔业 030
/n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主体:渔民 038
/n
第三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载体:海洋渔村 043
/n
第四节 中国传统渔业、渔民和渔村文化的当下转型 050
/n
第三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
/n
第一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 058
/n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形态 064
/n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海洋渔文化项目 073
/n
第四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区域文化形态
/n
第一节 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82
/n
第二节 东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89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8 2018/8/17 16:08:25
/n
第三节 南海区域的渔文化形态 097
/n
第四节 东海、南海渔文化交汇处的福建海域渔文化 102
/n
第五章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与象山的探索性实践
/n
第一节 海洋渔文化的保护性传承 111
/n
第二节 海洋渔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117
/n
第三节 象山海洋渔文化保护传承的探索性实践 123
/n
第六章
/n
渔港渔船:象山渔文化的历史传承
/n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的历史发展 136
/n
第二节 象山的历史渔港 143
/n
第三节 象山的历史渔村 148
/n
第四节 象山的海错诗 156
/n
第七章
/n
开渔大典:象山渔文化的创新实践
/n
第一节 象山渔区祭祀的历史传统 164
/n
第二节 开渔节的“中国”定位 173
/n
第三节 开渔节的探索实践 178
/n
第四节 开渔节的特色和深远影响 182
/n
中国海洋渔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内文-(印刷文件)08-18.indd 9 2018/8/17 16:08:33
/n
第八章
/n
生态保护:象山渔文化的时代担当
/n
第一节 时代之问:渔业生态何处去 190
/n
第二节 舍我其谁:海洋渔业生态区的筹划和实践 196
/n
第三节 仙居之岸:百里黄金海岸 203
/n
第四节 从海洋渔文化生态到美丽象山生态 208
/n
第九章
/n
因渔而海:象山海洋文化的全域视野
/n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214
/n
第二节 从渔文化到象山县域文化构建 220
/n
第三节 从象山县域文化到中国海洋文化 223
/n
第四节 象山渔文化建设的国际视野 233
/n
第十章
/n
亲近体验:象山渔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n
第一节 象山渔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40
/n
第二节 象山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方面价值 245
/n
第三节 象山非物质性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52
/n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一种可贵的探索实践 259
/n
后记 265
/n
相关资料
- “大白鲸计划”海洋科普馆 深海杀手 凌晨漫游工作室编著 2013年版
- 同济大学研究生教材 海洋岩土工程 (澳)波勒斯著 郑永来译 2017年版
- 北极地区环境与资源潜力综合评估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编 2018年版
- 写给孩子们的百科全书 海洋世界 贝贝狗童书馆编著 2018年版
- 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名和监视监测图集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 2017年版
- 世界闻名的100个海洋人物 武鹏程主编 2018年版
- 中国海洋法年刊 2016 中国海洋法学会主办 高之国,贾宇主编 2018年版
- 塑料海洋 (美)查尔斯 穆尔(CharlesMoore),(美)卡桑德拉 菲利普斯(CassandraPhillips)著 2019年版
- 浙江省海砂区海域使用调查与研究 [任迪康 编] 2012年版
- 天津滨海新区海平面上升及影响评估 [付世杰 编] 2011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