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入多出通信系统原理
- 资料名称:多入多出通信系统原理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6.57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简体中文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300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多入多出通信系统原理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多入多出通信系统原理》通过介绍多人多出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发展课题,形成对多入多出通信系统的基本认识,进而提供实际应用中的理论基础,以及解决理论和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无线通信信道和分集、信息论基础、多人多出系统的信道容量、天线数的优化、信道相关、空时编码设计准则、空时网格编码、正交空时分组编码。《多入多出通信系统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符号表
第1章 无线通信信道和分集
1.1 无线应用
1.2 无线信道
1.2.1 衰减
1.2.2 衰落
1.3 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
1.3.1 瑞利衰落模型
1.3.2 莱斯衰落模型
1.3.3 频率选择衰落信道
1.4 分集
1.4.1 分集方法
1.4.2 合并方法
1.4.3 最大比合并
1.4.4 选择合并
1.5 空间复用增益和它与分集的权衡
1.6 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
1.7 发射分集的历史过程
问题
第2章 信息论基础
2.1 概率空间
2.2 随机变量
2.3 分布的变化
2.4 信息的定义
2.5 信息的基本特性
2.6 高斯随机变量的信息
2.6.1 正则分布
2.6.2 高斯随机变量的信息
2.7 复高斯随机变量及其统计特性
问题
第3章 多入多出系统的信道容量
3.1 数学模型
3.2 信道容量
3.3 信道容量初步分析
3.4 信道容量的分布
3.4.1 非相关瑞利衰落信道Wishan矩阵本征值的分布
3.4.2 相关瑞利衰落信道Wishan矩阵本征值的分布
3.4.3 信道容量的特征函数
3.4.4 信道容量的分布
3.4.5 信道容量的均值
问题
第4章 天线数的优化
4.1 信道容量随天线数增长
4.2 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的比较
4.3 信道容量递减点的天线数
问题
第5章 信道相关
5.1 一环固定无线通信散射模型
5.2 一环空时信道相关模型
5.3 球形固定无线通信模型
5.4 数值分析信道相关和相关对信道容量的影响
5.4.1 天线数目安排
5.4.2 天线阵
5.4.3 两种天线单元
5.4.4 模拟结果
5.5 基于实验统计模型的相关和信道容量
5.5.1 低分辨天线到达角的统计
5.5.2 相关矩阵
5.5.3 天线阵
5.5.4 模拟结果
问题
第6章 空时编码设计准则
6.1 前言
6.2 秩和行列式准则
6.3 迹准则
6.4 最佳交互信息准则
问题
第7章 空时网格编码
7.1 网格编码调制
7.2 网格编码调制的集分割原理
7.3 网格编码调制编码网格图的构造原则
7.4 空时网格编码
7.4.1 编码
7.4.2 译码
7.4.3 空时网格编码设计规则和特性
7.5 改进的空时网格编码
7.6 空时网格编码的性能
问题
第8章 正交空时分组编码
8.1 Alamouti编码
8.2 最大似然译码和最大比合并
8.3 实正交矩阵设计
8.4 复正交设计
8.5 一般化实正交设计
8.6 一般化复正交设计
8.7 伪正交空时分组码
8.8 性能分析
问题
参考文献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多入多出通信系统原理》通过介绍多人多出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发展课题,形成对多入多出通信系统的基本认识,进而提供实际应用中的理论基础,以及解决理论和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无线通信信道和分集、信息论基础、多人多出系统的信道容量、天线数的优化、信道相关、空时编码设计准则、空时网格编码、正交空时分组编码。《多入多出通信系统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符号表
第1章 无线通信信道和分集
1.1 无线应用
1.2 无线信道
1.2.1 衰减
1.2.2 衰落
1.3 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
1.3.1 瑞利衰落模型
1.3.2 莱斯衰落模型
1.3.3 频率选择衰落信道
1.4 分集
1.4.1 分集方法
1.4.2 合并方法
1.4.3 最大比合并
1.4.4 选择合并
1.5 空间复用增益和它与分集的权衡
1.6 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
1.7 发射分集的历史过程
问题
第2章 信息论基础
2.1 概率空间
2.2 随机变量
2.3 分布的变化
2.4 信息的定义
2.5 信息的基本特性
2.6 高斯随机变量的信息
2.6.1 正则分布
2.6.2 高斯随机变量的信息
2.7 复高斯随机变量及其统计特性
问题
第3章 多入多出系统的信道容量
3.1 数学模型
3.2 信道容量
3.3 信道容量初步分析
3.4 信道容量的分布
3.4.1 非相关瑞利衰落信道Wishan矩阵本征值的分布
3.4.2 相关瑞利衰落信道Wishan矩阵本征值的分布
3.4.3 信道容量的特征函数
3.4.4 信道容量的分布
3.4.5 信道容量的均值
问题
第4章 天线数的优化
4.1 信道容量随天线数增长
4.2 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的比较
4.3 信道容量递减点的天线数
问题
第5章 信道相关
5.1 一环固定无线通信散射模型
5.2 一环空时信道相关模型
5.3 球形固定无线通信模型
5.4 数值分析信道相关和相关对信道容量的影响
5.4.1 天线数目安排
5.4.2 天线阵
5.4.3 两种天线单元
5.4.4 模拟结果
5.5 基于实验统计模型的相关和信道容量
5.5.1 低分辨天线到达角的统计
5.5.2 相关矩阵
5.5.3 天线阵
5.5.4 模拟结果
问题
第6章 空时编码设计准则
6.1 前言
6.2 秩和行列式准则
6.3 迹准则
6.4 最佳交互信息准则
问题
第7章 空时网格编码
7.1 网格编码调制
7.2 网格编码调制的集分割原理
7.3 网格编码调制编码网格图的构造原则
7.4 空时网格编码
7.4.1 编码
7.4.2 译码
7.4.3 空时网格编码设计规则和特性
7.5 改进的空时网格编码
7.6 空时网格编码的性能
问题
第8章 正交空时分组编码
8.1 Alamouti编码
8.2 最大似然译码和最大比合并
8.3 实正交矩阵设计
8.4 复正交设计
8.5 一般化实正交设计
8.6 一般化复正交设计
8.7 伪正交空时分组码
8.8 性能分析
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