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丛书 微纳米含能材料 曾贵玉,聂福德 等著 2015年版
- 资料名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丛书 微纳米含能材料 曾贵玉,聂福德 等著 2015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39.31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119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丛书 微纳米含能材料
作者:曾贵玉,聂福德 等著
出版时间: 2015年版
内容简介
微纳米含能材料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类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微纳米含能材料》从纳米科技发展和武器需求角度出发,阐述了微纳米含能材料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述了国内外微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微纳米含能材料》是作者在多年实际研究及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之上编写而成,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纳米含能材料的常见制备途径和方法、颗粒后处理技术(纯化、分散、固液分离、干燥、包装和储存等),对其结构表征技术和性能变化予以了详细叙述,同时又汇集了大量国内外微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特别是阐述了微纳米含能材料制备全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应用问题。目前本领域还没有类似专著,《微纳米含能材料》是一本学术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科学专著,对我国微纳米含能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及指导意义。《微纳米含能材料》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纳米材料、含能材料、微纳米粉体后处理,特别是微纳米含能材料研究、生产、应用和管理的有关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微纳米含能材料概述
1.2 微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微纳米含能材料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离散破碎制备技术
2.1 理论基础
2.1.1 离散破碎机理
2.1.2 离散破碎能量
2.1.3 离散破碎效果影响因素
2.2 几种离散破碎方法
2.2.1 机械研磨法
2.2.2 球磨法
2.2.3 高能流体粉碎法
2.2.4 超声破碎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凝聚结晶制备技术
3.1 液相结晶法
3.1.1 溶剂/非溶剂结晶法
3.1.2 雾化结晶法
3.1.3 超临界流体结晶法
3.2 气相冷凝法
3.3 模板法
3.3.1 硬模板法一
3.3.2 软模板法
3.4 溶胶一凝胶法
3.4.1 具体途径
3.4.2 两类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参考文献
幕4章 颗粒后处理技术
4.1 防团聚问题
4.1.1 团聚理论
4.1.2 防团聚技术
4.2 纯化技术
4.2.1 纯化方式和溶剂的选择
4.2.2 颗粒间混杂杂质的去除
4.2.3 颗粒内包容杂质的去除
4.3 分散技术
4.3.1 分散理论
4.3.2 分散技术
4.3.3 分散效果评价技术
4.4 固液分离技术
4.4.1 动态过滤
4.4.2 膜分离
4.4.3 离心分离
4.5 干燥技术
4.5.1 争冻干燥
4.5.2 常温真空干燥
4.5.3 超临界流体干燥
4.6 包装与储存技术
4.6.1 包装技术
4.6.2 储存技术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构表征
5.1 扫描电镜分析
5.2 透射电镜分析
5.3 原子力显微分析
5.4 X射线衍射分析
5.5 激光粒度分析
5.6 氮气吸附分析
5.6.1 比表面积
5.6.2 孔结构
5.7 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
5.8 其他表征技术
参考文献
第6章 性能
6.1 热安定性
6.2 热爆炸性
6.3 撞击感度
6.4 冲击波感度
6.4.1 低压长脉冲感度
6.4.2 高压短脉冲感度
6.4.3 冲击波感度选择性原因
6.5 燃烧与爆轰性能
6.5.1 燃烧性能
6.5.2 爆速
6.5.3 做功能力
6.5.4 传爆性能
6.5.5 爆轰发散性能
参考文献
作者:曾贵玉,聂福德 等著
出版时间: 2015年版
内容简介
微纳米含能材料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类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微纳米含能材料》从纳米科技发展和武器需求角度出发,阐述了微纳米含能材料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述了国内外微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微纳米含能材料》是作者在多年实际研究及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之上编写而成,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纳米含能材料的常见制备途径和方法、颗粒后处理技术(纯化、分散、固液分离、干燥、包装和储存等),对其结构表征技术和性能变化予以了详细叙述,同时又汇集了大量国内外微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特别是阐述了微纳米含能材料制备全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应用问题。目前本领域还没有类似专著,《微纳米含能材料》是一本学术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科学专著,对我国微纳米含能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及指导意义。《微纳米含能材料》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纳米材料、含能材料、微纳米粉体后处理,特别是微纳米含能材料研究、生产、应用和管理的有关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微纳米含能材料概述
1.2 微纳米含能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微纳米含能材料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离散破碎制备技术
2.1 理论基础
2.1.1 离散破碎机理
2.1.2 离散破碎能量
2.1.3 离散破碎效果影响因素
2.2 几种离散破碎方法
2.2.1 机械研磨法
2.2.2 球磨法
2.2.3 高能流体粉碎法
2.2.4 超声破碎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凝聚结晶制备技术
3.1 液相结晶法
3.1.1 溶剂/非溶剂结晶法
3.1.2 雾化结晶法
3.1.3 超临界流体结晶法
3.2 气相冷凝法
3.3 模板法
3.3.1 硬模板法一
3.3.2 软模板法
3.4 溶胶一凝胶法
3.4.1 具体途径
3.4.2 两类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参考文献
幕4章 颗粒后处理技术
4.1 防团聚问题
4.1.1 团聚理论
4.1.2 防团聚技术
4.2 纯化技术
4.2.1 纯化方式和溶剂的选择
4.2.2 颗粒间混杂杂质的去除
4.2.3 颗粒内包容杂质的去除
4.3 分散技术
4.3.1 分散理论
4.3.2 分散技术
4.3.3 分散效果评价技术
4.4 固液分离技术
4.4.1 动态过滤
4.4.2 膜分离
4.4.3 离心分离
4.5 干燥技术
4.5.1 争冻干燥
4.5.2 常温真空干燥
4.5.3 超临界流体干燥
4.6 包装与储存技术
4.6.1 包装技术
4.6.2 储存技术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构表征
5.1 扫描电镜分析
5.2 透射电镜分析
5.3 原子力显微分析
5.4 X射线衍射分析
5.5 激光粒度分析
5.6 氮气吸附分析
5.6.1 比表面积
5.6.2 孔结构
5.7 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
5.8 其他表征技术
参考文献
第6章 性能
6.1 热安定性
6.2 热爆炸性
6.3 撞击感度
6.4 冲击波感度
6.4.1 低压长脉冲感度
6.4.2 高压短脉冲感度
6.4.3 冲击波感度选择性原因
6.5 燃烧与爆轰性能
6.5.1 燃烧性能
6.5.2 爆速
6.5.3 做功能力
6.5.4 传爆性能
6.5.5 爆轰发散性能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国际材料前沿丛书 纳米金属与合金:加工、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应用 SungH.Whang 编著 2017年版
- 太阳能光伏与照明应用技术系列教材 发光原理与发光材料 [祁康成 主编] 2012年版
- 炭素机械设备 [蒋文忠 编著] 2010年版
- 塑料加工技术解惑系列 压延成型实例疑难解答 刘西文,刘浩 编著 2017年版
- 原子探针显微学 (加)巴普蒂斯特·高尔特(B.Gault)等著,刘金来等译 2016年版
-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2010年版
- 纳米结构中的输运 第2版 英文版 [(美)David K.Ferry 著] 2015年版
- 硅纳米晶发光增强研究 陈家荣 著 2017年版
- 西昌学院“质量工程”资助出版系列教材 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实训 朱静平 主编 2014年版
- 一类梯度特性材料的表-界面力学研究 陈培见,彭娟 著 2015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