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 [黄文辉,曾溅辉 主编] 2011年版
- 资料名称:环境地质学 [黄文辉,曾溅辉 主编] 2011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153.35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164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环境地质学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一核心,以典型的环境地质问题、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机制和预防预测措施、环境评价为主线,论述了环境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着重研究了化石燃料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 本书可作为地质、矿产、石油行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环境地质学”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灾害地质、环境地质、资源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石油地质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油气田和煤田勘探开发工作的生产、科研人员参考。本书主要由黄文辉、曾溅辉主编。
目录
第1篇 基础理论
1 绪论
1.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2 地球环境历史
2.1 宇宙中的地球
2.2 地球上的人类
3 矿物与岩石
3.1 矿物综述
3.2 岩石综述
第2篇 地球环境的内部变化
4 板块构造
4.1 大陆漂移学说
4.2 板块构造学说
4.3 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
4.4 板块边界的类型
4.5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速度、方向
5 地震活动
5.1 地震的基本概念
5.2 地震的成因
5.3 地震的主要类型
5.4 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震灾害的特点
5.5 地震的前兆和监测
5.6 地震预报的现状
5.7 地震的避震方法
5.8 我国地震带分布
5.9 唐山地震
5.10 汶川地震
6 火山活动
6.1 火山活动概述
6.2 火山活动的成因
6.3 火山的影响
6.4 火山分布
第3篇 地球环境的外部变化
7 滑坡与泥石流
7.1 滑坡
7.2 泥石流
8 河流与洪灾
8.1 河流
8.2 洪灾
第4篇 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
9 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体污染
9.1 我国水资源状况
9.2 水体的污染和水体的自净
9.3 水体污染防治途径
10 我国土壤资源与土地污染
10.1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10.2 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10.3 土壤污染的状况及原因
10.4 土地污染的危害
10.5 土地污染的防治
11 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
11.1 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1.2 矿产资源的种类与成因
11.3 矿产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11.4 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2 我国化石燃料概况
12.1 石油工业的概况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
12.2 煤炭工业的概况及特征
13 我国化石燃料利用的环境问题
13.1 我国油气生产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13.2 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
14 能源状况及趋势分析
14.1 世界能源状况与趋势分析
14.2 我国能源现状与趋势分析
15 未来新能源
15.1 太阳能
15.2 风能
15.3 生物质能
15.4 水能
15.5 核能
15.6 地热能
15.7 可燃冰
15.8 海洋能
15.9 其他新能源
第5篇 城市环境与人体健康
16 固体废物处理
16.1 概述
16.2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城市垃圾的处理
16.3 北京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实例
17医学地质
17.1 环境生命元素与健康
17.2 地质环境与健康
17.3 地质环境与地方病
17.4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6篇 环境法规
18 环境法规
18.1 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与目的
18.2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8.3 全面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18.4 保护和改善环境
18.5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18.6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一核心,以典型的环境地质问题、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机制和预防预测措施、环境评价为主线,论述了环境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着重研究了化石燃料等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 本书可作为地质、矿产、石油行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环境地质学”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灾害地质、环境地质、资源勘查技术与工程和石油地质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油气田和煤田勘探开发工作的生产、科研人员参考。本书主要由黄文辉、曾溅辉主编。
目录
第1篇 基础理论
1 绪论
1.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简史
2 地球环境历史
2.1 宇宙中的地球
2.2 地球上的人类
3 矿物与岩石
3.1 矿物综述
3.2 岩石综述
第2篇 地球环境的内部变化
4 板块构造
4.1 大陆漂移学说
4.2 板块构造学说
4.3 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
4.4 板块边界的类型
4.5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速度、方向
5 地震活动
5.1 地震的基本概念
5.2 地震的成因
5.3 地震的主要类型
5.4 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震灾害的特点
5.5 地震的前兆和监测
5.6 地震预报的现状
5.7 地震的避震方法
5.8 我国地震带分布
5.9 唐山地震
5.10 汶川地震
6 火山活动
6.1 火山活动概述
6.2 火山活动的成因
6.3 火山的影响
6.4 火山分布
第3篇 地球环境的外部变化
7 滑坡与泥石流
7.1 滑坡
7.2 泥石流
8 河流与洪灾
8.1 河流
8.2 洪灾
第4篇 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
9 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体污染
9.1 我国水资源状况
9.2 水体的污染和水体的自净
9.3 水体污染防治途径
10 我国土壤资源与土地污染
10.1 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10.2 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10.3 土壤污染的状况及原因
10.4 土地污染的危害
10.5 土地污染的防治
11 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
11.1 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1.2 矿产资源的种类与成因
11.3 矿产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11.4 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2 我国化石燃料概况
12.1 石油工业的概况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
12.2 煤炭工业的概况及特征
13 我国化石燃料利用的环境问题
13.1 我国油气生产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13.2 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
14 能源状况及趋势分析
14.1 世界能源状况与趋势分析
14.2 我国能源现状与趋势分析
15 未来新能源
15.1 太阳能
15.2 风能
15.3 生物质能
15.4 水能
15.5 核能
15.6 地热能
15.7 可燃冰
15.8 海洋能
15.9 其他新能源
第5篇 城市环境与人体健康
16 固体废物处理
16.1 概述
16.2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城市垃圾的处理
16.3 北京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实例
17医学地质
17.1 环境生命元素与健康
17.2 地质环境与健康
17.3 地质环境与地方病
17.4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第6篇 环境法规
18 环境法规
18.1 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与目的
18.2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8.3 全面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18.4 保护和改善环境
18.5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18.6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