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 李卓繁 2019年版
- 资料名称: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 李卓繁 2019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24.08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214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
作者:李卓繁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是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现代大学实现发展目标与功能的重要基础。《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从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历史逻辑、多元利益主体博弈、治理组织结构框架、治理权力制衡机制、治理运行机制、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社会政策引导七个维度,阐释了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证了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提出了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阐释
1.3.1 治理
1.3.2 大学治理
1.3.3 社会参与
1.4 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历史逻辑
2.1 社会与大学关系的历史回溯
2.1.1 中世纪大学时期
2.1.2 大学转型时期
2.1.3 现代大学时期
2.2 社会支持下的现代大学功能转型
2.2.1 大学规模扩张
2.2.2 大学功能拓展
2.3 社会参与现代大学内部治理
2.3.1 实践逻辑
2.3.2 理论逻辑
2.3.3 现实困境
第3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利益主体
3.1 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社会主体
3.1.1 主体内涵
3.1.2 主体类型
3.1.3 主体特征
3.2 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主体利益关系
3.2.1 主体利益
3.2.2 主体利益关系
3.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主体利益博弈
3.3.1 利益博弈模型
3.3.2 利益博弈格局
3.3.3 利益博弈效应
第4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结构框架
4.1 现代大学治理的权力结构
4.1.1 权力主体关系
4.1.2 权力结构特征
4.1.3 权力结构形式
4.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结构
4.2.1 权力主体
4.2.2 权力架构
4.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结构类型
4.3.1 横向结构
4.3.2 纵向结构
4.4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组织框架
4.4.1 组织框架设计原则
4.4.2 组织框架内容
第5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制衡机制
5.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分权与制衡
5.1.1 分权制衡理论
5.1.2 分权制衡原则
5.1.3 分权制衡实现
5.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制衡依据
5.2.1 权力分配格局
5.2.2 权力制衡格局
5.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制衡机制
5.3.1 “权力共享”机制
5.3.2 利益表达机制
5.3.3 利益协调机制
第6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
6.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运行机制设计原则
6.1.1 运行机制概述
6.1.2 机制设计原则
6.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构建
6.2.1 横向运行机制
6.2.2 纵向运行机制
6.3 基于矩阵式管理的大学内部治理运行机制
6.3.1 矩阵式管理
6.3.2 矩阵式管理的功能性
6.3.3 矩阵式管理组织结构
6.3.4 矩阵式管理的运行机制
第7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典型案例
7.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典型案例
7.1.1 横向治理结构框架
7.1.2 纵向治理结构框架
7.1.3 “三协同”运行机制
7.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案例述评
7.2.1 基本特征
7.2.2 基本经验
7.2.3 创新发展
第8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政策引导
8.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理念创新
8.1.1 转换大学的治理理念
8.1.2 确立分权与制衡意识
8.1.3 增强大学治理主体意识
8.1.4 强化舆论宣传导向
8.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建设
8.2.1 推进国家立法
8.2.2 推动大学章程落实
8.2.3 激励社会参与大学治理
8.2.4 建立大学治理评价体系
8.2.5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8.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能力建设
8.3.1 突破行政依赖
8.3.2 扩大制度供给
8.3.3 提升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作者:李卓繁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是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现代大学实现发展目标与功能的重要基础。《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从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历史逻辑、多元利益主体博弈、治理组织结构框架、治理权力制衡机制、治理运行机制、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社会政策引导七个维度,阐释了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证了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提出了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阐释
1.3.1 治理
1.3.2 大学治理
1.3.3 社会参与
1.4 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历史逻辑
2.1 社会与大学关系的历史回溯
2.1.1 中世纪大学时期
2.1.2 大学转型时期
2.1.3 现代大学时期
2.2 社会支持下的现代大学功能转型
2.2.1 大学规模扩张
2.2.2 大学功能拓展
2.3 社会参与现代大学内部治理
2.3.1 实践逻辑
2.3.2 理论逻辑
2.3.3 现实困境
第3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利益主体
3.1 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社会主体
3.1.1 主体内涵
3.1.2 主体类型
3.1.3 主体特征
3.2 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主体利益关系
3.2.1 主体利益
3.2.2 主体利益关系
3.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主体利益博弈
3.3.1 利益博弈模型
3.3.2 利益博弈格局
3.3.3 利益博弈效应
第4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结构框架
4.1 现代大学治理的权力结构
4.1.1 权力主体关系
4.1.2 权力结构特征
4.1.3 权力结构形式
4.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结构
4.2.1 权力主体
4.2.2 权力架构
4.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结构类型
4.3.1 横向结构
4.3.2 纵向结构
4.4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组织框架
4.4.1 组织框架设计原则
4.4.2 组织框架内容
第5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制衡机制
5.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分权与制衡
5.1.1 分权制衡理论
5.1.2 分权制衡原则
5.1.3 分权制衡实现
5.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制衡依据
5.2.1 权力分配格局
5.2.2 权力制衡格局
5.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权力制衡机制
5.3.1 “权力共享”机制
5.3.2 利益表达机制
5.3.3 利益协调机制
第6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
6.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运行机制设计原则
6.1.1 运行机制概述
6.1.2 机制设计原则
6.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运行机制构建
6.2.1 横向运行机制
6.2.2 纵向运行机制
6.3 基于矩阵式管理的大学内部治理运行机制
6.3.1 矩阵式管理
6.3.2 矩阵式管理的功能性
6.3.3 矩阵式管理组织结构
6.3.4 矩阵式管理的运行机制
第7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典型案例
7.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典型案例
7.1.1 横向治理结构框架
7.1.2 纵向治理结构框架
7.1.3 “三协同”运行机制
7.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案例述评
7.2.1 基本特征
7.2.2 基本经验
7.2.3 创新发展
第8章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政策引导
8.1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理念创新
8.1.1 转换大学的治理理念
8.1.2 确立分权与制衡意识
8.1.3 增强大学治理主体意识
8.1.4 强化舆论宣传导向
8.2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建设
8.2.1 推进国家立法
8.2.2 推动大学章程落实
8.2.3 激励社会参与大学治理
8.2.4 建立大学治理评价体系
8.2.5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8.3 社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能力建设
8.3.1 突破行政依赖
8.3.2 扩大制度供给
8.3.3 提升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