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
- 资料名称: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24.58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21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
作者:张金庆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基于油水两相相渗曲线的指数表达式和分流量方程,从理论上揭示了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目前常用预测模型的含水上升特征或递减特征,并讨论了其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水驱曲线、递减曲线、增长曲线和采收率预测模版等产量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提液增油和稳油控水的方法,同时对油藏工程师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讨论。《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可供油藏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产量递减规律
1.1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分流量方程
1.2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
1.2.1 含水率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1.2.2 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1.2.3 含水上升率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1.2.4 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关系
1.3 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变化规律
1.3.1 无因次采油指数变化规律
1.3.2 无因次采液指数变化规律
1.3.3 无因次采液指数变化规律的分类
1.4 产量递减规律
1.4.1 定液量生产条件下的产量递减规律
1.4 2定压差生产条件下的产量递减规律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2 常用产量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2.1 常用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1 甲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2 乙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3 丙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4 丁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5 张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6 俞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2 Arps递减曲线的递减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2.1 Arps递减曲线的关系式
2.2.2 Arps递减曲线参数与相渗曲线参数的关系
2.2.3 Arps递减曲线的递减特征
2.2.4 Arps递减曲线的适用性分析
2.3 常用增长曲线的递减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1 weihull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2 Hubbert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3 Gompertz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4 广义翁氏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5 Rayleigh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4 童氏预测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4.l童氏图版法的数学模型
2.4.2 童氏预测模型的推导
2.4.3 童氏图版法的适用性分析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3 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3.1 水驱曲线研究
3.1.1 近似理论水驱曲线的推导
3.1.2 广适水驱曲线的提出
3.1.3 简化的水驱曲线
3.1.4 改进的甲乙型水驱曲线
3.1.5 不同水驱曲线预测精度对比
3.2 递减曲线研究
3.2.1 广适水驱曲线对应的递减曲线
3.2.2 简化水驱曲线对应的递减曲线
3.2.3 改进甲乙型水驱曲线对应的递减曲线
3.2.4 递减曲线的应用
3.3 增长曲线研究
3.3.1 新型增长曲线的提出
3.3.2 新型增长曲线的特征
3.3.3 新型增长曲线的应用
3.4 采收率预测模型研究
3.4.1 相渗曲线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3.4.2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3.4.3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参数与水相指数和油相指数的关系
3.4.4 相渗曲线和水驱曲线与水驱地质储量的关系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4 提液增油及产液结构优化调整方法
4.1 提液时机和提液幅度判断
4.1.1 判断含水上升率高峰值出现的时机
4.1.2 无因次采液指数为1时的含水率
4.1.3 无因次采液指数为任意值Jm时的含水率
4.2 利用水驱曲线计算水油流度比和相渗曲线参数
4.2.1 利用广适水驱曲线计算水油流度比和相渗曲线参数
4.2.2 利用近似理论水驱曲线计算水油流度比和相渗曲线参数
4.3 单井产液结构优化方法
4.3.1 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计算
4.3.2 根据累计产液量预测累计产油量
4.3.3 单井产液结构优化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5 常见问题讨论
5.1 相渗曲线的指数表达式是否具有合理性
5.2 常用水驱曲线预测值大小为何不同
5.2.1 甲型水驱曲线与乙型水驱曲线预测结果的关系
5.2.2 丙型水驱曲线与丁型水驱曲线预测结果的关系
5.3 常用水驱曲线对原油黏度是否存在选择性
5.4 甲型乙型水驱曲线上翘时机分析
5.5 是否可用甲型水驱曲线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5.6 水驱曲线和增长曲线是否可联立求解
5.7 Arps递减曲线的递减指数为何出现负数
5.8 相关系数越大预测产量精度是否越高
5.9 水相指数油相指数在特殊值下的含水上升规律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作者:张金庆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基于油水两相相渗曲线的指数表达式和分流量方程,从理论上揭示了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目前常用预测模型的含水上升特征或递减特征,并讨论了其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水驱曲线、递减曲线、增长曲线和采收率预测模版等产量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提液增油和稳油控水的方法,同时对油藏工程师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讨论。《水驱油田产量预测模型》可供油藏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产量递减规律
1.1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分流量方程
1.2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
1.2.1 含水率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1.2.2 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1.2.3 含水上升率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1.2.4 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关系
1.3 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变化规律
1.3.1 无因次采油指数变化规律
1.3.2 无因次采液指数变化规律
1.3.3 无因次采液指数变化规律的分类
1.4 产量递减规律
1.4.1 定液量生产条件下的产量递减规律
1.4 2定压差生产条件下的产量递减规律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2 常用产量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2.1 常用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1 甲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2 乙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3 丙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4 丁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5 张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1.6 俞型水驱曲线的含水上升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2 Arps递减曲线的递减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2.1 Arps递减曲线的关系式
2.2.2 Arps递减曲线参数与相渗曲线参数的关系
2.2.3 Arps递减曲线的递减特征
2.2.4 Arps递减曲线的适用性分析
2.3 常用增长曲线的递减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1 weihull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2 Hubbert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3 Gompertz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4 广义翁氏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3.5 Rayleigh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4 童氏预测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分析
2.4.l童氏图版法的数学模型
2.4.2 童氏预测模型的推导
2.4.3 童氏图版法的适用性分析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3 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3.1 水驱曲线研究
3.1.1 近似理论水驱曲线的推导
3.1.2 广适水驱曲线的提出
3.1.3 简化的水驱曲线
3.1.4 改进的甲乙型水驱曲线
3.1.5 不同水驱曲线预测精度对比
3.2 递减曲线研究
3.2.1 广适水驱曲线对应的递减曲线
3.2.2 简化水驱曲线对应的递减曲线
3.2.3 改进甲乙型水驱曲线对应的递减曲线
3.2.4 递减曲线的应用
3.3 增长曲线研究
3.3.1 新型增长曲线的提出
3.3.2 新型增长曲线的特征
3.3.3 新型增长曲线的应用
3.4 采收率预测模型研究
3.4.1 相渗曲线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3.4.2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可动油储量采出程度的关系
3.4.3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参数与水相指数和油相指数的关系
3.4.4 相渗曲线和水驱曲线与水驱地质储量的关系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4 提液增油及产液结构优化调整方法
4.1 提液时机和提液幅度判断
4.1.1 判断含水上升率高峰值出现的时机
4.1.2 无因次采液指数为1时的含水率
4.1.3 无因次采液指数为任意值Jm时的含水率
4.2 利用水驱曲线计算水油流度比和相渗曲线参数
4.2.1 利用广适水驱曲线计算水油流度比和相渗曲线参数
4.2.2 利用近似理论水驱曲线计算水油流度比和相渗曲线参数
4.3 单井产液结构优化方法
4.3.1 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计算
4.3.2 根据累计产液量预测累计产油量
4.3.3 单井产液结构优化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5 常见问题讨论
5.1 相渗曲线的指数表达式是否具有合理性
5.2 常用水驱曲线预测值大小为何不同
5.2.1 甲型水驱曲线与乙型水驱曲线预测结果的关系
5.2.2 丙型水驱曲线与丁型水驱曲线预测结果的关系
5.3 常用水驱曲线对原油黏度是否存在选择性
5.4 甲型乙型水驱曲线上翘时机分析
5.5 是否可用甲型水驱曲线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5.6 水驱曲线和增长曲线是否可联立求解
5.7 Arps递减曲线的递减指数为何出现负数
5.8 相关系数越大预测产量精度是否越高
5.9 水相指数油相指数在特殊值下的含水上升规律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地震地质灾害配电应急抢修培训教材 兰兴伟著 2018年版
- 地质与地貌学 梁成华主编 2002年版
- 云南省铅锌矿床遥感地质特征研究 王瑞雪 著 2019年版
- 中国地质调查院士传记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编 2016年版
- 广西地质科普丛书 广西珍奇 张如放,傅中平主编 2016年版
-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王念秦等编著 2019年版
-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类系列精品教材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教程 曾克峰,刘超,程璜鑫主编 2014年版
- 乌当地质实习指导书 (中国)蒋玺,唐波,杨宇宁 2019年版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教材系列 高等构造地质学 第1卷 思想方法与构架 侯泉林编著 2018年版
- 构造地质学 李忠,郝娜娜,王京主编 张修和,姚斌,王耀副主编 2019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