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丛书 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 张伯虎,邓建辉 著 2016年版
- 资料名称: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丛书 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 张伯虎,邓建辉 著 2016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22.45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3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丛书 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
作者:张伯虎,邓建辉 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编项: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丛书
内容简介
《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分析和论述工程岩体微震机制、信号规律、频谱特征、微震监测实施与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全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微震机制的研究意义、现状和趋势,岩体损伤与震动规律、岩石声发射释放与信号分析、微震波场特征与震源反演、微震监测工程实施与微震活动规律,以及地下工程微震监测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可供水电、矿山、隧道、岩土、石油、地质等相关工程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微震及微震监测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震震源机制研究现状
1.2.2 微震机制的试验研究现状
1.2.3 微震波场识别与特征研究现状.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微震研究的地震学基础
2.1 地震震源模型
2.1.1 点源模型
2.1.2 非点源模型
2.2 地震波位移公式
2.2.1 集中点源引起的地震波位移
2.2.2 偶极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位移
2.2.3 有限移动源产生的地震波位移
2.3 震源参数研究
第3章 微震震源及波场研究方法
3.1 微震震源机制
3.1.1 矿山微震震源机制
3.1.2 水电工程诱发微震机制
3.1.3 油气开采诱发微震机制
3.2 微震波场辐射特征
3.2.1 微震面波
3.2.2 微震球面波
3.2.3 微震波的数学物理实质
3.3 微震震源及波场分析方法
3.3.1 微震震源的声发射实验方法
3.3.2 微震波场时频分析方法
第4章 岩石损伤破裂及微震波释放
4.1 岩石单轴拉伸受力纵波释放规律
4.2 岩石纯剪切受力横波释放机制
4.3 岩石自振动频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声发射试验的微震波场研究
5.1 岩石声发射特性
5.1.1 声发射试验设计
5.1.2 岩石强度与变形特征
5.1.3 岩石声发射事件分布
5.1.4 岩石声发射频度分析
5.2 岩石声发射波的时频特征
5.2.1 拉伸条件下声发射波的时频分析
5.2.2 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波的时频分析
5.2.3 不同应力下声发射波频率谱的异同
5.3 岩石声发射源与分形特征
5.3.1 岩石声发射源分布
5.3.2 岩石声发射的分形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微震监测的波场特征及震源反演
6.1 微震监测信号的识别与去噪
6.1.1 监测信号的组成
6.1.2 微震波场的识别
6.1.3 微震信号的去噪
6.2 微震信号的谱分析
6.2.1 信号的频率谱分析
6.2.2 信号的时频谱分析
6.2.3 信号的能量谱特征
6.3 微震信号传递的震源信息反演
6.3.1 微震震源机制分析方法
6.3.2 震源反演与断层面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震监测实施与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7.1 微震监测系统的布置与优化
7.1.1 工程地质概况
7.1.2 微震监测目的与区域选择
7.1.3 微震监测系统布置与优化设计
7.2 微震活动时空演化及其分形特征
7.2.1 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7.2.2 微震活动的时间分形特征
7.2.3 微震活动的空间分形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厂房安全评价技术
8.1 基于微震参数的安全评价方法
8.1.1 岩体稳定性的时空与震级分布评价方法
8.1.2 岩体稳定性的震源参数评价方法
8.2 基于控制断层微震分析的评价方法
8.2.1 岩脉断层微震研究模型
8.2.2 断层面微震分布规律
8.2.3 断层对边墙的影响分析
8.3 基于微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8.3.1 微震活动与施工爆破
8.3.2 微震活动与施工顺序
8.3.3 微震分布与支护时间
8.4 地下厂房微震预测方法与安全评价
8.4.1 地下厂房微震震级预测
8.4.2 地下厂房微震监测安全评价体系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张伯虎,邓建辉 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编项: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丛书
内容简介
《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分析和论述工程岩体微震机制、信号规律、频谱特征、微震监测实施与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全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微震机制的研究意义、现状和趋势,岩体损伤与震动规律、岩石声发射释放与信号分析、微震波场特征与震源反演、微震监测工程实施与微震活动规律,以及地下工程微震监测的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工程岩体微震机制及其应用》可供水电、矿山、隧道、岩土、石油、地质等相关工程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微震及微震监测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震震源机制研究现状
1.2.2 微震机制的试验研究现状
1.2.3 微震波场识别与特征研究现状.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微震研究的地震学基础
2.1 地震震源模型
2.1.1 点源模型
2.1.2 非点源模型
2.2 地震波位移公式
2.2.1 集中点源引起的地震波位移
2.2.2 偶极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位移
2.2.3 有限移动源产生的地震波位移
2.3 震源参数研究
第3章 微震震源及波场研究方法
3.1 微震震源机制
3.1.1 矿山微震震源机制
3.1.2 水电工程诱发微震机制
3.1.3 油气开采诱发微震机制
3.2 微震波场辐射特征
3.2.1 微震面波
3.2.2 微震球面波
3.2.3 微震波的数学物理实质
3.3 微震震源及波场分析方法
3.3.1 微震震源的声发射实验方法
3.3.2 微震波场时频分析方法
第4章 岩石损伤破裂及微震波释放
4.1 岩石单轴拉伸受力纵波释放规律
4.2 岩石纯剪切受力横波释放机制
4.3 岩石自振动频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声发射试验的微震波场研究
5.1 岩石声发射特性
5.1.1 声发射试验设计
5.1.2 岩石强度与变形特征
5.1.3 岩石声发射事件分布
5.1.4 岩石声发射频度分析
5.2 岩石声发射波的时频特征
5.2.1 拉伸条件下声发射波的时频分析
5.2.2 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波的时频分析
5.2.3 不同应力下声发射波频率谱的异同
5.3 岩石声发射源与分形特征
5.3.1 岩石声发射源分布
5.3.2 岩石声发射的分形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微震监测的波场特征及震源反演
6.1 微震监测信号的识别与去噪
6.1.1 监测信号的组成
6.1.2 微震波场的识别
6.1.3 微震信号的去噪
6.2 微震信号的谱分析
6.2.1 信号的频率谱分析
6.2.2 信号的时频谱分析
6.2.3 信号的能量谱特征
6.3 微震信号传递的震源信息反演
6.3.1 微震震源机制分析方法
6.3.2 震源反演与断层面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震监测实施与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7.1 微震监测系统的布置与优化
7.1.1 工程地质概况
7.1.2 微震监测目的与区域选择
7.1.3 微震监测系统布置与优化设计
7.2 微震活动时空演化及其分形特征
7.2.1 微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7.2.2 微震活动的时间分形特征
7.2.3 微震活动的空间分形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厂房安全评价技术
8.1 基于微震参数的安全评价方法
8.1.1 岩体稳定性的时空与震级分布评价方法
8.1.2 岩体稳定性的震源参数评价方法
8.2 基于控制断层微震分析的评价方法
8.2.1 岩脉断层微震研究模型
8.2.2 断层面微震分布规律
8.2.3 断层对边墙的影响分析
8.3 基于微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8.3.1 微震活动与施工爆破
8.3.2 微震活动与施工顺序
8.3.3 微震分布与支护时间
8.4 地下厂房微震预测方法与安全评价
8.4.1 地下厂房微震震级预测
8.4.2 地下厂房微震监测安全评价体系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赤平极射投影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中的应用 孙玉科,古迅著 1980年版
- 油气勘探数据可视化应用 周霞著 2014年版
- 地学英语阅读系列教材 地学英语阅读教程 赖小春,汪卫红 主编 2018年版
- 特殊地质与环境下地下工程稳定性研究 陈卫忠,谭贤君,郭小红等著 2012年版
- 科学技术名词 自然科学卷 全藏版 3 地质学名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7年版
- 野外地质素描基础 冯光虎著 2016年版
- 中国现代科学全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 油气储运工程 严大凡,张劲军编著 2003年版
- 油藏数值模拟入门指南 蔺学军著 2015年版
- 石油圣城 大庆60年纪事 何建明著 2019年版
- 石油炼制工艺基础数据与图表 刘家明,朱敬镐,陈开辈,蒋荣兴,王玉翠主编 2017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