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 卢良兆,许文良 主编 2011年版
- 资料名称:岩石学 卢良兆,许文良 主编 2011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66.42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560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岩石学
作者:卢良兆,许文良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岩石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为地质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由3篇共23章组成,系统介绍了岩石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并吸收了近年来岩石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理论,突出了岩相学与岩理学的结合,加强了火成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和沉积岩岩石学的有机联系。
《岩石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火成岩
第一章 岩浆及岩浆作用
第一节 岩浆
第二节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第三节 岩浆的侵位机制
第二章 火成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第一节 火成岩的物质成分
第二节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第三节 火成岩的分类命名
第三章 超基性(超镁铁质)岩和基性岩类及其成因
第一节 超基性(超镁铁质)岩类
第二节 基性岩类
第四章 中性岩类及其成因
第一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
第二节 正长岩-粗面岩类
第三节 二长岩-粗安岩类
第四节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第五章 酸性岩类及其成因
第一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
第二节 花岗岩的成因
第六章 火山碎屑岩类
第一节 火山碎屑物的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火山碎屑岩的结构和构造
第三节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主要岩石类型
第四节 火山碎屑堆积物的主要类型与火山灾害_
第七章 煌斑岩、金伯利岩与钾镁煌斑岩、碳酸岩类
第一节 煌斑岩
第二节 金伯利岩与钾镁煌斑岩
第三节 碳酸岩
第八章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岩浆的形成
第二节 岩浆的演化
第九章 板块构造与火成岩组合
第一节 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中脊)火成岩组合
第二节 汇聚型板块边界(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的火成岩组合
第三节 陆一陆碰撞带的火成岩组合
第四节 大洋板块内部的火成岩组合(洋岛玄武岩)
第五节 大陆板块内部的火成岩组合
第二篇 沉积岩
第十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沉积物的来源
第二节 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第三节 成岩作用
第四节 沉积岩的分类
第十一章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沉积岩的成分
第二节 沉积岩的结构
第三节 沉积岩的构造
第四节 沉积岩的颜色
第十二章 陆源碎屑岩
第一节 砾岩与角砾岩
第二节 砂岩
第三节 粉砂岩
第四节 泥岩
第十三章 陆源碎屑岩的成岩作用
第一节 砂岩的成岩作用
第二节 泥岩的成岩作用
第三节 碎屑岩的成岩阶段划分
第十四章 内源沉积岩
第一节 碳酸盐岩
第二节 其他内源沉积岩
第三节 煤、油页岩和石油
第十五章 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第一节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第二节 成岩环境及其特征
第三节 成岩序列
第十六章 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第一节 利用砂岩骨架碎屑组分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二节 利用砂岩中的重矿物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三节 利用碎屑岩的化学成分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四节 利用同位素测年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三篇 变质岩
第十七章 变质作用概述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变质作用因素
第三节 变质和变形作用的机制
第四节 变质作用分类
第十八章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岩相学分类命名
第一节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第二节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第三节 变质岩的岩相学分类命名
第十九章 造山变质岩和混合岩
第一节 造山变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造山变质岩的分类命名
第三节 造山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区域性混合岩及其成因
第二十章 接触变质岩与断裂带动力变质岩
第一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第二节 断裂带动力变质岩
第二十一章 变质反应的相平衡与矿物共生分析
第一节 变质反应的一般特征与类型
第二节 基于变质反应的地质温压计
第三节 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和矿物共生分析
第二十二章 变质带、变质相和相系列
第一节 变质带和变质反应级
第二节 变质相
第三节 变质相系列和变质双带
第二十三章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演化样式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第一节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演化及其PTt轨迹的概念
第二节 反演变质作用PTt轨迹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各种大地构造环境的变质作用PTt轨迹样式及其地球动力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矿物代号
作者:卢良兆,许文良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岩石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为地质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由3篇共23章组成,系统介绍了岩石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并吸收了近年来岩石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理论,突出了岩相学与岩理学的结合,加强了火成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和沉积岩岩石学的有机联系。
《岩石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火成岩
第一章 岩浆及岩浆作用
第一节 岩浆
第二节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第三节 岩浆的侵位机制
第二章 火成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第一节 火成岩的物质成分
第二节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第三节 火成岩的分类命名
第三章 超基性(超镁铁质)岩和基性岩类及其成因
第一节 超基性(超镁铁质)岩类
第二节 基性岩类
第四章 中性岩类及其成因
第一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
第二节 正长岩-粗面岩类
第三节 二长岩-粗安岩类
第四节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第五章 酸性岩类及其成因
第一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
第二节 花岗岩的成因
第六章 火山碎屑岩类
第一节 火山碎屑物的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火山碎屑岩的结构和构造
第三节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主要岩石类型
第四节 火山碎屑堆积物的主要类型与火山灾害_
第七章 煌斑岩、金伯利岩与钾镁煌斑岩、碳酸岩类
第一节 煌斑岩
第二节 金伯利岩与钾镁煌斑岩
第三节 碳酸岩
第八章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岩浆的形成
第二节 岩浆的演化
第九章 板块构造与火成岩组合
第一节 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中脊)火成岩组合
第二节 汇聚型板块边界(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的火成岩组合
第三节 陆一陆碰撞带的火成岩组合
第四节 大洋板块内部的火成岩组合(洋岛玄武岩)
第五节 大陆板块内部的火成岩组合
第二篇 沉积岩
第十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沉积物的来源
第二节 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第三节 成岩作用
第四节 沉积岩的分类
第十一章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沉积岩的成分
第二节 沉积岩的结构
第三节 沉积岩的构造
第四节 沉积岩的颜色
第十二章 陆源碎屑岩
第一节 砾岩与角砾岩
第二节 砂岩
第三节 粉砂岩
第四节 泥岩
第十三章 陆源碎屑岩的成岩作用
第一节 砂岩的成岩作用
第二节 泥岩的成岩作用
第三节 碎屑岩的成岩阶段划分
第十四章 内源沉积岩
第一节 碳酸盐岩
第二节 其他内源沉积岩
第三节 煤、油页岩和石油
第十五章 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第一节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第二节 成岩环境及其特征
第三节 成岩序列
第十六章 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第一节 利用砂岩骨架碎屑组分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二节 利用砂岩中的重矿物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三节 利用碎屑岩的化学成分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四节 利用同位素测年恢复物源区构造背景
第三篇 变质岩
第十七章 变质作用概述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变质作用因素
第三节 变质和变形作用的机制
第四节 变质作用分类
第十八章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岩相学分类命名
第一节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第二节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第三节 变质岩的岩相学分类命名
第十九章 造山变质岩和混合岩
第一节 造山变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造山变质岩的分类命名
第三节 造山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区域性混合岩及其成因
第二十章 接触变质岩与断裂带动力变质岩
第一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第二节 断裂带动力变质岩
第二十一章 变质反应的相平衡与矿物共生分析
第一节 变质反应的一般特征与类型
第二节 基于变质反应的地质温压计
第三节 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和矿物共生分析
第二十二章 变质带、变质相和相系列
第一节 变质带和变质反应级
第二节 变质相
第三节 变质相系列和变质双带
第二十三章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演化样式及其大地构造环境
第一节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演化及其PTt轨迹的概念
第二节 反演变质作用PTt轨迹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各种大地构造环境的变质作用PTt轨迹样式及其地球动力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矿物代号
相关资料
-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采机理及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丛书 卷四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流动机理 姚军,吕爱民,王月英著 2017年版
- 第16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第16次全国高校油气储运学术交流会执行委员会 2018年版
- 第四采油厂志 1984-1999 第四采油厂厂志编纂委员会 1999年版
- 管道科学研究论文选集 2009-2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编 2014年版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 康志江,赵艳艳,张冬丽等著 2015年版
- 膜组合工艺降低聚驱采油废水矿化度的技术研究 徐俊著 2018年版
- 致密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与技术 冉启全等著 2018年版
-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产能评价方法 程林松,贾品,曹仁义 2019年版
- 复杂油气藏物理-化学强化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与实践丛书 薄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高效注汽热采技术 蒲春生,刘静,谭河清,何海峰著 2015年版
-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 孙业恒著 2010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